从十四五到十五五:普通创业者的窗口与展望
一、回顾十四五:政策与创业的同频共振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在转型与挑战中孕育了许多新的增长点。政策的导向与创业浪潮相互呼应,推动了一批企业脱颖而出。
新能源赛道:宁德时代、比亚迪在电池与整车领域站稳了全球领先的位置。政策推动新能源车普及,催生了整条产业链的创业机会,从动力电池到充电桩,再到智能出行服务。
数字经济与出海:拼多多在国内开辟下沉市场,随后 Temu 出海,成为跨境电商的新现象级平台。这说明在“内需扩大、双循环”政策环境下,创业者完全可以借助中国供应链优势走向国际。
教育与转型:教培行业因“双减”政策受到冲击,但新东方及时转型,依靠“东方甄选”在直播电商领域再度崛起。这提醒我们:政策环境变化可能带来挑战,但也可能催生新的机会。
人工智能应用:商汤、第四范式等公司在智慧城市、金融风控、制造业数字化等领域快速成长。它们的共同点是:并非空谈技术,而是紧紧抓住了具体应用场景。
这些案例表明,当创业方向与国家战略同频时,往往更容易获得资源与市场空间。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环境随时可能变化,唯有灵活应变,才能在不确定中找到机会。
二、展望十五五:趋势中的确定与不确定
关于“十五五”,目前尚未正式发布,因此我们不能妄加推测。但从十四五延续下来的政策脉络,我们大致能看到一些可能继续受到重视的趋势:
科技创新仍是主旋律: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预计会继续是重点方向。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从新能源车到储能,再到循环经济,低碳和环保仍然是未来的关键词。
内需与消费升级:在经济转型中,国内市场潜力依旧巨大,服务业、消费品、数字化工具等可能迎来新的机会。
民生领域的持续关注:教育、医疗、养老,既关乎家庭需求,也与社会长期发展相连。
这里我们要谨慎强调:这些只是趋势性的展望,并非确定性的判断。对普通创业者而言,更重要的是从中提炼出可以行动的小切口。
三、机会:普通创业者能从哪里切入?
作为陪伴过无数 0-1 阶段团队的人,我始终认为:普通创业者并不是要和宁德时代、比亚迪竞争,而是要在大赛道里找到小入口。
新能源与智能出行:大公司做整车和电池,小团队可以切入配套服务,比如换电网络、智能出行软件、社区充电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应用:不必做大模型,但可以把 AI 用在教育辅导、企业效率工具、医疗影像分析等细分领域。
健康与养老:生物医药的门槛高,但健康食品、康养服务、家庭护理工具,普通创业者完全可以尝试。
跨境电商与数字工具:Temu 的成功表明,供应链是中国的独特优势。创业者可以在跨境卖家服务、AI 电商工具、供应链金融方面探索。
绿色生活与循环经济:环保包装、二手循环、绿色物流,这些细分方向既贴近生活,也与政策趋势一致。
四、挑战:需要冷静面对的现实
竞争激烈:所谓“确定赛道”,往往意味着大家都在盯着。普通创业者要么更快,要么更聚焦。
资本门槛:某些方向需要长期资金支持,小团队需要学会“借船出海”,寻找合作伙伴。
政策的不确定性:十四五已经证明,环境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变化。对普通创业者来说,灵活应变比一味追逐风口更重要。
执行力和韧性:从零到一的过程,往往考验的不是想法,而是能否坚持、能否在挫折中调整。
五、写给 0-1 阶段创业者的几点建议
顺势而为:读懂政策大势,方向对了,比什么都重要。
小切口切入:不要急于做“颠覆行业”,而是找到一个小痛点,快速验证。
用政策做杠杆:学会对接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很多支持是普通创业者也能用得上的。
重视团队与连接:在爱合伙这样的平台,多去寻找合伙人和资源。一个人的创业太孤单,合作往往更能走远。
保持灵活性:环境会变,政策会变,需求也会变。要学会在变化中重新组合资源,就像东方甄选那样。
结语
从“十四五”到“十五五”,我们能看到的是一条清晰的脉络:国家战略不断调整,新的赛道不断出现。对于普通创业者来说,真正的机会不在“预测未来”,而在顺势而为,找到切入口。
作为爱合伙的创始人,我希望每一位在平台上的创业者都能明白:你不需要一开始就做出改变世界的巨头,但你可以在某个小小的领域,找到你的第一批用户,解决他们的真实问题。未来五年,也许就是属于你的五年。
爱合伙是中国最大的创业者找合伙人社群。己有来自各地各行业70万创业者在爱合伙App注册了创业账号,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寻找创业合伙人。爱合伙通过App和微信社群引导各地用户在线下组织和参加“速配会”面对面进行更直接高效的创业项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