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内心始终放不下小白球,奥运夺冠后理应乘胜追击,毕竟年龄不小却九个月化妆穿潮服签约艺人更令人期待她能逆袭成功
她到底还爱不爱那个小白球啊?
奥运会刚夺冠,感觉整个世界都为她喝彩,那种巅峰时刻的荣耀,多少人梦寐以求。可转头一看,这位奥运冠军,奥运结束没多久,就开始各种“跨界”尝试。九个月的时间,我看着她手机里的照片,妆容精致,潮服加身,时不时还发几张美照,甚至还签约到了她表哥的经纪公司,我当时就觉得,这“大魔王”是要改行进娱乐圈了吗?毕竟,三十而立的年纪,再想在乒乓球这条最卷的赛道上继续厮杀,难度可不是一点半点。新人辈出,后浪追赶,连王楠家的小女儿都快成器了,三十多岁在国内赛场和年轻人争,确实不容易。
可谁能想到呢,就在大家以为她大概是要“金盆洗手”专心当个流量明星时,她又杀回来了。这次是在全运会上,首场比赛就打得那叫一个轻松写意,对阵孙颖莎的陪练孙铭阳,四比零,跟砍瓜切菜似的。这状态,你说她是“久疏赛场”我都不信,说实话,看完比赛我都替那些当初质疑她的人感觉脸上火辣辣的,这实力,真是啪啪打脸。
也有人说,她这九个月可能就是在“游山玩水”,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但实际上,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可能没那么简单。只是,看到她在球场上挽起头发,专注拼杀的样子,我还是觉得,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陈梦。这种状态,说是“归来仍是王者”,一点不为过。
现在想想,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尤其是中国乒乓球。全运会一结束,就有七位国乒的老将选择了退役,这几乎成了一种传统,好像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句号。可陈梦呢?她明明有机会选择一条更安逸的路,比如像很多前辈一样,退役后做个教练,或者去大学教书,当个“铺路石”,把经验传给下一代。毕竟,在人才济济的国内乒坛,三十多岁的年纪,想继续冲在一线,真的太难了。
但她没有。她选择了重新开始,而且是在长时间没有系统性训练的情况下,还能打出这样的水平,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那些说她“娱乐圈混不下去”的,我觉得有点偏激了,但说她“内心始终放不下小白球”,这个我倒是信。奥运冠军的光环固然耀眼,但真正热爱的那份初心,才是支撑她再次站上赛场的动力吧。
之前看她打比赛,总觉得她对“进前八”这个目标定得太保守了,现在看来,可能当时心里就有底气,只是想低调点。现在这场比赛打下来,目标完全可以定得更高。我倒是很期待,她能一路高歌猛进,像当初那样,冲进决赛,再来个荡气回肠的四比二,那才叫过瘾。
毕竟,谁不想看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呢?尤其是在经历了这么多变数之后,这样的“逆袭”才更加令人期待,不是吗?
声明:文章里90%以上都是原创,剩下的部分借助AI查资料和验证信息。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想传递一些正能量,不夹杂低俗或负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