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仕停工背后,低价与安全的博弈还未结束

耀世娱乐介绍 2025-07-25 15:56:30 153

凌晨的深圳,正是夏夜最静谧的时刻。此时的罗马仕,仍在微博上挂着“没有倒闭,感谢关心”的声明,而仅仅一天多后,这个曾经横扫充电宝行业的巨头,却在黑暗中悄然按下了停工停产的“刹车键”。这反转得如同宿舍断电的一瞬——灯灭之前,谁料到那是最后一次闪烁?

每个人都试图给这场变故找一枚引信,但和许多产业危机一样,导火索从不只一根。硬要说起始,或许得追溯到那个令宿舍自习室都紧张兮兮的“充电宝禁令”。一个简单的通知让数以万计的罗马仕用户凌晨整理书包时心头一紧——“别带去了,有爆炸风险!”整个夏天,微博、知乎、各大高校论坛都被充电宝“自燃”“过热”“校园禁用”这些耸动词汇刷了屏。有人在群里说:“我本来还想着用到毕业。”却不想毕业没等到,自己的充电宝就成了“高危违禁品”。

最初的质疑只是在学生圈炸了一阵,但“风暴”却在机场安检时达到了极点。民航局一纸新规,把“没有3C标识”“召回型号”列为不予登机的黑名单。罗马仕苦涩地下架了所有主力产品,只保留一些数据线和插头。在那之后,无数消费者点开退款进度,发现自己排在了十七万、十九万开外——一种堵车般的无力,像极了当年挤兑ofo押金时的愤怒与自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小黄车”,曾解决人类电量焦虑的“续命神器”,也能让新时代用户体验到等退款的大型社死现场。

可混乱之外,更让人心头发虚的是罗马仕背后的家族高管集体隐身。三个月两次股权变更,从雷桂斌、雷社杏、到雷杏容,名字变着花样一轮轮出现在工商文件上,公司钉钉群直接查无此人。有员工说,“从四月起,老板们就都消失了。”一时间,这家曾经的“价格屠夫”,如今只能靠一纸公告、几句客服回复,试图澄清自己还活着,但现实比微博上的轻描淡写残酷百倍。

如果说罗马仕是行业的“缩影”,其实整个充电宝江湖都在颤抖。品牌头部的安克同样自曝问题、宣告召回,两个品牌合起来一次性下架、召回二百多万只产品,几乎吞掉了年出货量的四分之一。再联想起供应商安普瑞斯被点名,“原材料变更”四个字,像一张细细的网,将产业链的真相暴露在强光灯下。那些曾经压价到底的订单,挤压出来的只是“爆炸”的概率。

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后怕和愤怒交织。一位大学生回忆,“上个月宿舍查出来三个用的罗马仕,被要求当场上交扔掉,谁舍得?大家都是顶着炸锅继续充,结果晚上室友都不敢深睡觉。”这不是个例。航空公司安检员说,“最近看见罗马仕标识就头疼,乘客一多起来根本查不过来,但不敢放松,一个爆炸风险,哪怕只有万分之一。”

让人心头更凉的,是赔付迟滞。电商退款榜单像铁皮长龙,无数人晒着自己“等待195001位”后面加叹号的截图,“等小黄车退押金的时候我还在读书,现在轮到我了。”一语成谶。昔日的“民用神物”化为今日的消费“定时炸弹”,究竟谁曾为这种极速扩张里的安全隐患埋下伏笔?而在数以十万计的维权者焦灼等待时,罗马仕当年的价格碾压策略,是否也在今日反噬了自己?

遗憾的是,这种塌方式危机表面看似偶然,背后却是行业的“合谋”。无论是电芯供应链对安全流程的快速“挤水分”,还是整个赛道的“低价拼刺刀”,都不断降低了安全底线。当年,罗马仕靠着一张“1万毫安69元”的标签横扫饿极的中国市场;十一年“双11”销量冠军的光环,也是在这条屠价格、拼毛利的血路上滚出来的。可现在,随着“安全溢价”成为行业新标准,头部品牌开始竞赛供应链透明度、合规流程和品牌口碑,中小品牌已无立锥之地。

只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才能体会这场变革的荒诞。“便宜和安全,你选哪个?”社交网络里此类讨论越来越多。有人说,“以前觉得安全隐患遥远,直到自己的充电宝被点名召回了才慌张。”也有网友冷静分析:“这次市场洗牌后,还会有下一个低价英雄吗?还是智能硬件到了不得不正视底线和成本的阶段?”

回看整个罗马仕事件,最值得反思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行业逻辑的转变:从“续命神器”的全民必备,到“安全溢价”的高门槛,用户和品牌的关系,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倒置——安全责任,不再是一纸流程表的印章,而成了每个企业能否穿越周期的唯一“船票”。

你愿为安全多买单吗?当下一个“价格屠夫”站出来时,还会有人为它低价欢呼,还是只剩一句冷漠的“你都用回本了”?这场关于利益、安全、信任的倒计时,仍在各行各业里缓慢却无情悬落。深圳天刚亮,等待退款的数字却依然在慢慢攀升,这个不眠夜,还看得到谁能率先走出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