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脆弱型中产提前还清500万房贷后
十年打拼,仅余一房
2023年的春天,李彦终于提前还清了北京三环那套100平住房的贷款。
本以为能松口气,可现实却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为了这一次性的500万还款,他不仅掏空了自己所有的存款,还让父母四处东拼西凑。
还完贷款后,银行卡里就只剩下二三十万了。
更糟心的是,那时他刚失业,妻子又全职在家带孩子,生活一下子就变得脆弱不堪。
李彦可是985大学本科毕业的高材生。
最开始,他在深圳工作,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了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刚入职那年,公司搞了个新项目,他所在的小组天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一两点。
不过,那时候年轻气盛,他觉得拼一拼挺有成就感的。
随着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他和大学时的女友步入了婚姻殿堂,还在北京东三环买了一套700万的三居室。
首付210万,贷款差不多500万。
虽然每个月的月供超过两万,但双方父母会补助一万,所以生活压力倒也不算太大。
那时候,周末他们会开车去山姆超市囤货,每年还会出国旅行两次。
在女儿的教育上,他们也从不吝啬。
女儿每周都要去天津的一家知名学校上音乐课,一学期就得花两万左右。
职场风云变幻
谁能想到,2021年公司的业务突然遇到了瓶颈。
李彦负责的项目也被迫终止,整个中层管理团队都被裁掉了。
他只拿到了10万的赔偿金,这跟他这些年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比起来,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被裁之后,李彦休息了一个月就赶紧开始找工作。
可现实太残酷了,他投出去的简历大多都石沉大海,偶尔有面试机会,薪水也降得厉害。
面试了三十多家企业后,他心里渐渐没了底,有点绝望了。
后来,他好不容易在一家民营科技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可工资只有以前的一半。
试用期的时候,他被派去新疆出差,结果又赶上当地疫情,被隔离在宾馆里将近一个月。
好不容易回了北京,公司又以业务调整为由终止了他的劳动合同。
他妻子也想出去找工作,可四处碰壁。
很多岗位都要求35岁以下,她都30多岁了,而且长期没工作,根本竞争不过那些年轻人。
艰难的抉择时刻
收入大幅下降,可房贷还得按时还。
李彦和妻子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卖掉三环的房子,要么提前把贷款还清。
那时候的房产市场不太好,他们把房子挂出去很久都没人来看,周围的房价也一直在跌,他们实在舍不得卖。
而2023年提前还房贷成了一种大趋势,他们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提前还贷。
还完贷款后,银行卡里剩下的钱还不到二三十万。
生活彻底变了样
还完房贷后,他们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以前计划好的出国旅行,现在想都不敢想了;车也很少开了,出门基本都坐地铁。
银行卡里的钱不多,他们根本不敢做投资,日常消费也得精打细算。
旅游就只能在京津冀周边转转,买东西也都去奥特莱斯。
不过,女儿的教育是他们最后的坚守,哪怕是挤地铁,女儿的音乐课也不能停。
努力挣钱,成了唯一的目标
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李彦为了多挣点钱,跑去开网约车。
他用的是租赁公司的车,在租赁公司有规定,每人每四小时就得强制休息半小时。
他一天辛辛苦苦也就赚个三四百,一个月收入大概在8000到11000之间,扣掉租车费4000,净收入最多也就六七千。
他特别怕早晚高峰堵车,也怕遇到醉酒的乘客。
开了三个月,身体就出问题了,肩膀僵硬、腿部麻木,实在撑不下去了,只能停下来。
李彦夫妻也讨论过离开北京,回老家生活,那样压力会小很多。
但他心里实在不甘心,觉得手里的这套三环房子是他最后的依靠。
2024年夏天,前同事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去一家中型咨询公司做项目协调。
虽然收入还没回到过去的水平,但好歹有了起色。
他现在和95后、00后一起共事,一开始有点不太适应。
现在他更像是一个补位的角色,不争着当主角,就稳稳当当地干活,把项目的主要责任交给那些年轻人,自己在旁边辅助。
他也不再觉得自己是“中产”的一员了,在他心里,努力挣钱成了唯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