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罕见退让!中国20%关税要求获准,遏华战略生变?一国恐遭殃
第四轮中美谈判的大门关上后,这气氛,怎么说呢,有点不对劲。以往公告里那些“坦率而认真”的客套话都懒得说了,就剩一句冷冰冰的“相向而行”。这场闹腾了好几个月的关税大戏,台面底下,好像真有什么东西变了味儿。
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八月底确实是去了趟美国,跟财政部、商务部那帮人见了面。可这会谈跟前几轮的热闹劲儿完全没法比,海外媒体集体“静默”,好像商量好了一样。反倒是莫迪前脚刚访问完天津,特朗普政府后脚就跟踩了电门似的,调转炮口对着印度一通猛轰。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中美这第四次过招,桌子上究竟摊了哪些牌?还有,美国真能把那要命的20%关税给取消了?
山姆大叔的钱包危机
别看美国现在还是世界头号大哥,军事科技玩得溜,可自家那点家底,快被折腾空了。特朗普总统这些年,日子也不好过。想当初他刚上任时,国债不过19万亿,听着多,但还在可控范围。
可他大刀阔斧地给企业减税,所得税从35%一刀砍到21%,这钱袋子能不瘪吗?加上政府花钱跟流水似的,窟窿越来越大,只能疯狂印钞发债。这几年下来,债务就像坐上了火箭。到今年1月,美国国债总额已经冲破36.1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高达124%!这数字,警报都快拉爆了。
特朗普现在最头疼的就是一个字:钱。搞实体经济?那得猴年马月才能见效。玩虚拟货币?风险太大,心脏受不了。卖移民签证?那点钱塞牙缝都不够。想来想去,他又把最好使的那根大棒给捡起来了——关税!
这次更狠,直接搞“雨露均沾”,逮着谁是谁。嘴上说得好听,什么“减少贸易逆差”、“保护国内产业”。可谁不知道,美元是世界货币,贸易逆差就是它的命。真把逆差干没了,美元的根基也就动摇了。但特朗普顾不上那么远,他就要眼前的真金白银。
谁先眨眼谁就输
今年四月,美国一声令下,关税大棒就挥向了全世界。中国这边,早把剧本看透了,你敢出招,我就敢接,二话不说直接反击。可其他国家就不一样了,大部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欧盟嚷嚷着要对280亿美元的美国货征税,结果行动磨磨蹭蹭。
至于日本、韩国这些老盟友,基本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越南甚至还想过用“零关税”来换取美国的宽恕,那姿态低得都快到尘埃里了。放眼望去,也就只有中国,选择了硬碰硬,死磕到底。
眼看中国不服软,美国急了。4月10号,直接把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总税率飙到145%!中国第二天就还以颜色,把美国货的关税从84%拉到125%。这架势,哪是做生意,分明就是要一刀两断。
双方就这么僵了一个月,最后在瑞士坐下来谈了第一轮。结果呢?暂时停火而已,根本矛盾一点没解决。而到了最近这次谈判,中国的态度异常强硬,直接亮出了底牌:必须取消那20%的“分摊税”。这玩意儿,是特朗普今年2月以禁毒为名,单独给中国加上的,也叫“芬太尼关税”。
印度怎么就躺枪了
这个要求可以说是一点弯都不绕,就是要你美国拿出诚意。可美方的反应就很有意思了,他们不接招,也不还价,反而草草结束了谈判。紧接着,好戏上演了。特朗普政府调转枪口,对着印度就是一顿施压。
8月27日宣布对印度加征25%的额外关税,让总体税率达到50%。特朗普更是在9月1日发文抱怨,说美印贸易“彻底一边倒”,还对印度从俄罗斯买石油和武器这事儿大发雷霆。
这操作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在中国这儿啃不下硬骨头,就想找个软柿子捏一捏,顺便敲山震虎。美国希望通过敲打印度,逼它疏远俄罗斯甚至中国,好让自己在跟中国的博弈里多一张牌。可怜的印度,就这么成了最好的挡箭牌,莫名其妙地替人挡枪了。
键盘上的“胜利”
有意思的是,战场上还没分出胜负,大洋彼岸的键盘侠们已经提前开香槟了,搞出了一套“赢学”理论:“不管中国怎么说,它是不是已经输了?”这种先扣帽子的玩法,在Quora这类论坛上还真有不少拥趸。
一种是“美国优先”的铁粉,觉得中国肯坐下来谈,本身就是服软,“不然关税接着加!”;另一种认为,美国的关税和科技制裁,已经把中国打趴下了,你看华为不就是证据?至于中国的稀土牌,他们觉得就是虚张声势。
还有一种最喜欢拿数据说事,抓住去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下降和国内房地产不景气,就断定中国经济离了出口活不了,美国一加关税,制造业就得崩,工人都得失业。
可惜,这些论调,每一个都被现实狠狠地抽了耳光。他们以为的科技压制,结果是华为手机的国产芯片率从2019年的不到30%,今年已经飙到了86%;他们以为稀土牌是吓唬人,现实是中国一管制出口,美军超过200种核心武器,从导弹到F-35隐身涂层,都感觉脖子一凉。
笔者以为
说到底,这场关税战的最终结果,才是对所有“赢学”论调最响亮的打脸。美国最终撤销了对中国商品91%的已加征关税,还暂停了24%的“对等关税”。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根本没能打赢这场它自己挑起的战争。
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压根就不是什么深思熟虑的国家战略,更深层的原因是国库空虚,急着满世界找钱救火。面对这种霸道的单边主义,中国没有选择退让,而是用强大的韧性硬扛了下来。
最终的谈判结果很清楚,是美国做出了重大让步。那种“拉一个打一个”,试图把印度当筹码的战术,不过是其战略困境下的无奈之举。这种做法,非但没占到便宜,反而把自己的国际信誉和盟友关系都搭了进去。
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靠虚假的“胜利宣言”和单边霸凌,注定是走不通的。事实已经证明,谁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新时代,谁才能真正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