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雨婷宋祖儿演同一角?两版《折腰》差在哪?
最近上网的朋友们可能有点纳闷,特别是那些喜欢看古装剧的观众,估计心里都冒出过一个大大的问号:现在这电视剧是怎么回事?
怎么一部叫《折腰》的剧,好像有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是大家早就知道的,由宋祖儿和刘宇宁主演,宣传得铺天盖地,一看就是那种投资巨大、制作精良的大项目,粉丝们都眼巴巴地等着它播出。
可结果呢,这部大的还没来,另一部也叫《折腰》的短剧,由岳雨婷和吴希泽主演,却悄悄地在网上播了,而且很快就播完了。
这就让很多人搞不明白了,岳雨婷和宋祖儿,她俩演的难道是同一个女主角“小乔”吗?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是翻拍得这么快,还是其中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门道?
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岳雨婷在短剧里演的角色,和宋祖儿在长剧里要演的角色,确实是同一个人,都是那部热门小说《折腰》里的女主角小乔。
但这并不是什么翻拍或者抢先版,而是一种现在影视行业里挺时髦的新玩法,叫做“长短剧联动”。
说白了,就是用一个故事,开发出两种不同形式的产品,一个长的,一个短的,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同时也为那部重头戏,也就是长剧,提前造势和预热。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部像《折腰》这样的大制作电视剧,从拍摄到后期制作,再到排队等待播出,整个周期非常长,一年半载都是常事。
在这漫长的等待时间里,原著小说的热度可能会慢慢下降,观众的期待感也可能被其他新剧冲淡。
那怎么办呢?
制作方就想出了这么一招:先用比较低的成本,找另一组演员,快速拍一部短剧出来。
这部短剧就像是正餐前的一道“开胃小菜”,它的任务不是完整地讲述整个故事,而是把故事里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特别是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纠葛,提炼出来,用一种快节奏、强冲突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它可以提前测试市场反应,看看观众对这个故事的核心设定喜不喜欢。
如果短剧火了,那无疑是给后面的长剧打了一针强心剂。
另一方面,它能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大家在等待长剧的日子里,有个东西可以讨论,可以解馋,相当于做了一个超长版的预告片。
根据一些行业报告的数据,现在短剧市场非常火爆,很多人就喜欢在碎片时间里刷这种几分钟一集、剧情飞快的短剧。
所以,推出短剧版《折腰》,既能迎合当下的观剧潮流,又能为长剧积累人气,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聪明策略。
那么,既然是同一个故事,这两版《折腰》究竟差在哪儿了呢?
这个差别可就大了,可以说除了故事核和人名一样,其他方面几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观感。
最大的不同,就是剧情的节奏和侧重点。
长剧版就像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小说,它会有充足的时间去铺垫背景,比如女主角小乔和男主角魏劭两大家族之间根深蒂固的仇恨是怎么来的,小乔为什么要代替自己的姐姐嫁给仇人魏劭,她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挣扎。
故事里不仅有爱情,还会有家族的荣辱、朝堂的权谋斗争等等,情节会一环扣一环,人物关系错综复杂,需要观众静下心来慢慢看,去体会其中的细节和伏笔。
而短剧版呢,就好像是把这本厚小说直接划出了重点,而且只划爱情那一部分的重点。
它把所有复杂的背景故事都简化处理了,开场就直接告诉你,女主角重生了,上一世死得很惨,这一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攻略那个上一世让她家破人亡的男人,也就是她这一世的丈夫。
于是,整个剧情就像按下了快进键,所有情节都围绕着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来展开。
前一集男主角还对女主角冷若冰霜,甚至动手掐她脖子,下一集可能就因为一个误会解除,开始笨拙地关心她、吃她的醋。
两个人从互相试探到产生情愫,再到各种误会和和好,整个过程被高度浓缩,矛盾冲突来得快,去得也快,主打的就是一个“刺激”和“上头”。
这种模式非常符合短剧的特点,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就能体验到各种情绪的起伏。
其次,人物的塑造方式也完全不同。
因为篇幅的限制,短剧里的女主角小乔,她的性格特点必须非常鲜明和外化。
岳雨婷饰演的小乔,时而像一朵需要人保护的柔弱小白花,懂得利用自己的外貌优势去示弱,时而又能立刻变成一个浑身带刺的玫瑰,敢于正面和强大的男主角对抗。
她的这种“又纯又欲”、“可甜可飒”的特质被放得很大,让观众一眼就能喜欢上这个角色。
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在宋祖儿主演的长剧版本里,小乔这个角色会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
她的成长会是一条清晰的线索。
我们看到的可能不仅仅是她在爱情里的拉扯,更能看到她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复杂的家族关系中周旋,如何从一个只想偏安一隅的小姑娘,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与男主角并肩作战的强大女性。
她的坚韧和聪慧,会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来体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几句台词或者一个眼神上。
长剧版的小乔,会是一个更加丰满、更加写实的人物。
最后一点,也是最直观的差别,就是制作水准。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毕竟投入的成本不一样。
长剧版作为重点项目,投资是巨大的,这些钱会花在服装、道具、场景的搭建上,力求画面的精致和美感,会用宏大的场面来展现故事的格局。
而短剧的成本相对较低,它可能没有那么华丽的宫殿,也没有那么多的群众演员。
但它很聪明,把镜头更多地对准了男女主角的脸,通过大量的特写和近景,来放大演员的颜值和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
虽然场景简单了点,但只要男女主角一对视,那种暧昧的氛围感就出来了,观众同样会看得津津有味。
而且,短剧在台词和互动上往往更大胆、更直接,更能满足观众想看点“不一样”的心理。
所以说,短剧版的《折腰》和长剧版的《折腰》,它们的关系不是替代,而是互补。
短剧用它最直接、最浓烈的方式,像一个引子,勾起了大家对这个故事的兴趣,让很多人看完之后,反而更加好奇和期待那个制作更精良、故事更完整的长剧版本会是什么样子。
从这个角度看,短剧版不仅不是长剧的竞争对手,反而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宣传先锋”。
它让观众知道,有这么一个精彩的故事即将到来,并且给了大家一个提前尝鲜的机会。
一个像是快餐,能迅速填饱你的好奇心;另一个则是需要细细品味的盛宴,给你带来更长久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