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送走惠特莫尔,杜兰特加盟,奇才迎来新锋线
火箭又出手了,消息一出来,网络上彻底炸开锅。这次是斯通,送走了惠特莫尔,换回两个次轮签,一来一去,很多人还在琢磨这波操作到底复杂不复杂。火箭正在组超级舰队,杜兰特刚刚加盟,补强的动作一个接一个,管理层对冠军的欲望,彻底写在脸上。
这次惠特莫尔离队,真是很多人没有想到。毕竟当年选他的时候,全网都在喊火箭捡了一只宝。带着大包小裹的冲劲和爆发力,刚进队时各种暴扣,还是挺吸睛,但角色一直定不下来。有些球迷统计,赛季出场时间忽上忽下,数据晃得厉害,场均8.4分2.9篮板0.7助攻,其实没法撑起体系。新闻热评区直接有人说,火箭外线防守体系,他老是跟不上,大号空切接球,犹犹豫豫,面对误判,火箭替补席上那一波无声气氛,大家一眼都能看出来。
惠特莫尔身体天赋,真有,很多球迷记得,赛季拿一次周最佳新秀,外线射程也能拉,驱动的小突破有模板,但就是火箭这个体系,位置竞争太激烈了。前面佳林,后面库斯马,全队都想发起快攻,每个人都在抢机会,教练也没法再多布置什么设计战术。最典型一场,就是面对森林狼,火箭赢得拖沓,惠特莫尔上去没打热就被换下,连媒体也总结出,年轻球员进攻思路不清晰,热血有了,整体还差一点。
这桩交易,火箭球迷怎么想?官媒的说法,体面的分手,双方都给对方留脸,没把情绪带到台面上。管理层很克制,声明里面只说“感谢为球队付出,祝他未来顺利”。场馆外,有几位球迷举着惠特莫尔的海报,私信还在刷屏。也有很多人用数据开杠:去年火箭全队三分命中率38.3%,惠特莫尔不到33%,每回合正负值下滑,明显还是要挑选兼容度高的球员。乌度卡对球员纪律要求高,惠特莫尔自由散漫,确实不适配。
媒体向西看,奇才这边,评论区一大半夸惠特莫尔能量十足。奇才教练组看得蛮透,想补年轻锋线,赛季后半段一直受困替补人手。助理教练SJJ一句评价写得直白,“我们交易来了一个21岁的天赋型球员,未来有盼头”。奇才管理层不用负太大压力,球队重建中,工资帽空间大,惠特莫尔很有机会刷数据,能否兑现才华,给了自己时间窗口。美媒也说,这波是正向投资,奇才下赛季组一个冲击季后赛的阵容有了基础。
网友互动层出不穷,湖人球迷都不乐意,看见这么能打的年轻球员没去湖人,有人发了类似“应该来湖人,干嘛去奇才,湖人急缺运动锋线”。库明加粉丝跟风调侃,说勇士那边也该动起来了,这几年交易池水花不够大,勇士要玩新花样,换个气氛才行。
整体看,火箭这套操作,属于继续梭哈,空间、筹码、潜力股,一个都不剩。杰伦格林、狄龙布鲁克斯、惠特莫尔都被当成了升级配件。火箭管理层,已经等了太久。自从摆烂阶段熬出头,心气压不住,杜兰特到队,所有人情绪都上来了。火箭阵容一改之前的青春风暴,主打成熟,即战力搭配高端锋线。交易公告发布,舆论场一片沸腾。有数据党直接做出分析,上一季火箭西部第二,但跟掘金的差距并不小,阵容深度靠一堆三年级生和问题球员填充是不够,必须换,让能补强的全补上。
另一个细节,火箭迅速签下凯文哈里斯发展联盟场均19.8分,双向合同,说明后备人才梯队有安排,管理层思路清晰。这种务实风格,已经彻底盖过“全部留青训、慢慢等成长”的方案。分手体面,商业考量摆第一位。火箭给惠特莫尔机会,没磨出成绩,双方不纠缠,管理层没情怀包袱,粉丝也早有心理准备。此时总归看重轮换阵容深度和即战力,把一切都为了竞技。
回看惠特莫尔在火箭的时光,有些球迷觉得可惜,育成体系不健全也是现实,现代NBA天赋球员多,场均时间短、承载量有限,适合单打的锋线在三分为王、空间至上的体系里,极难抓住核心机会。有人列出惠特莫尔发展轨迹,认为跟新秀阶段的库明加有点像,被裹挟进交易流,团队意志凌驾于个人,个人短板被放大,团队缺口优先补足。站在火箭现在的位置,一切为争冠让路。出手必须利落。
奇才收货。火箭梭哈。粉丝争吵。网络上每套数据、每个瞬间都能被人拿出来解说。从球队管理到球员命运,NBA里的每一桩交易都关乎命运转折。火箭送走惠特莫尔,不是简单地把潜力股腾出去,更像是对团队重塑方向的一种表态——不留遗憾,只往前看。奇才倒手捡个大礼包,也许下赛季惠特莫尔能打出20+5+5的表现、也许还是打打停停,没人预判。每个年轻球员的路都不一样,在火箭,角色空间被压缩,就是容易荒废;换到奇才,或许能彻底释放。
火箭管理层愿意换,奇才有接盘资金,交易双方都赢了一半。火箭如果真的完成杜兰特体系搭建,下季西部格局还会再洗一次牌,奇才满手年轻人,重建也能有气氛。两厢对比,火箭今年动静最大,老鹰、勇士、湖人都没这么果断。冠军目标倒计时。所有人都必须拿到更好结果,这才叫体面收场。您怎么看?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