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该何去何从,她是否还会重返国家队,是否继续跳水生涯其实答案早已揭晓,关键在于她内心的选择和快乐
就因为那句“想做个开心快乐的人”,网上又开始吵翻天了?我真是服了,手机都还热乎着呢,这热搜刷得我一肚子话。
全红婵才十八岁啊,人生才刚刚开始,就因为这句话,有人开始替她规划未来了?国家队,跳水生涯,这些东西在她这个年纪,难道不应该是自己说了算吗?
我看央视那采访,说的是“人生也可以学会适时的转弯,甚至调头”,这话听着多好啊,怎么一到网上就变味了?好像她说了想“开心快乐”就等于放弃了一切,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似的。
她已经为国家拿了多少荣誉,吃了多少苦,这个大家心里都有数。那个跳台,那个训练馆,对她来说,是荣耀,也是枷锁。竞技体育的压力,谁能感同身受?
2023年的跳水世界杯,她拿了三枚金牌,2024年的多哈世锦赛,又夺得三金一银。这是何等的光辉战绩,光是想想都觉得累。她才十八岁,是不是就得把“金牌”这两个字刻在脑门上,一辈子不摘下来?
她要是想继续跳,我们当然支持。但她要是想喘口气,想做点别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行?凭什么我们就能替她决定?
网上那些声音,说她“被代表了”,说她“不懂事”,听着就来气。好像她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个赢得比赛的机器。
她才刚刚成年,这个世界对她来说,应该充满无限可能。为什么就要把她焊死在跳水这个赛道上?
难道我们对一个为国争光的年轻人的祝福,就只能是“继续拿金牌”吗?
我倒觉得,她那句“想做个开心快乐的人”,比任何奖牌都来得珍贵。
毕竟,人生那么长,如果连快乐都找不到,那所有的成就又有什么意义?
她已经站在了那个很多人遥不可及的高度,她有资格去选择自己想走的路。
她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去体验一下十八岁的大学生活,想去做个普通的女孩子,这有什么错?
有人说,她年纪轻轻就考虑退役,是对不起国家队。这话说的,好像国家队就是她的全部人生一样。
她身上承载的期望太多了,压力也太大了。偶尔想卸下这些,不是人之常情吗?
想想那些曾经的奥运冠军,退役之后,也都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闪闪发光。
跳水给了她荣誉,但也不能剥夺她选择人生的权利。
她现在只是在表达一种可能性,一种对未来的探索。
还没到那个“是否继续”的最终时刻,怎么就有人开始定论了?
我倒觉得,她那句“开心快乐”,恰恰说明了她内心的成熟。
她知道,跳水固然光荣,但如果失去了内心的平静和快乐,那一切都会变得索然无味。
18岁,是应该去尝试,去体验,去犯错,去成长的年纪。
如果她真的决定换一条赛道,我们应该给予的是理解和祝福,而不是指责和质疑。
她不是一个道具,不是一个符号,她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想法的年轻人。
你们说,是不是?
她这么小就背负了那么多,现在好不容易到了可以为自己做主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的目光去绑架她?
如果她真的有一天选择离开跳水,那也是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或许,她只是想换一种方式,继续发光发热。
谁知道呢?
说不定,她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也可能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或者,一个受人尊敬的科学家。
谁能提前断定呢?
关键在于,她自己有没有找到那份属于她的“快乐”。
而我们,作为观众,应该做的是,尊重她的选择,并且相信她。
毕竟,她已经用她的汗水和努力,证明了自己足够优秀。
她有权利去为自己的“开心快乐”而活。
你们觉得呢?
如果她还想跳,我们就继续为她加油,如果她不想跳了,我们也可以为她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这难道不比争论她该不该退役,更显人性化吗?
一个18岁的姑娘,就应该有权利去思考,去选择,去奔赴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吗?
她的人生,终究是她自己的,我们这些看客,又有什么资格去指手画脚?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