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心童输球压力大,失误连连,球迷别再苛责
大家真的别再指责赵心童了,他这次输了比赛,其实比谁都难受,谁都有犯错的时候,球场上球迷看得紧张,其实他自己压力才最大。这年头,赢了大家捧,输了被骂,真没必要。斯诺克,是个细致到极致的运动,台球走到这一步,他赢过,也摔过。更别说刚刚拿过世锦赛冠军,还不算被认可,哪有一口吃成胖子的事。
世锦赛冠军含金量很足,这没得黑。可放在全局来看,和巅峰丁俊晖一比,稳定性还是差那么一点。丁俊晖当年,准是一回事,走位、防守、赛场上的气场,都是顶级。场下默默练球,场上几乎不带情绪泄露。现在信息这么发达,谁都能看到数据,光是单看准度,赵心童没输,只是只有准度还不够。现代斯诺克,拼的是立体技术和抗压能力。
有球迷觉得主场,应该更有优势。其实,主场观众气氛越好,有时候反而越紧张。聚光灯下难免浮躁,观众席有人咳嗽、喝彩、嗡嗡声都能进到耳朵里。斯诺克讲究呼吸都要均匀,心跳快两下都容易抖。赵心童刚开局情绪挺稳,但比赛一波三折,节奏被打乱了。精彩的开球后,频繁出现白球下袋,打丢机会,红球留袋口,盘面刚松,给了对手变招空间。跟顶级对手玩,失误后果就是一局直接被清台。
比赛下半场彻底崩盘,连输六局,有点像打麻将眼里只有听牌,结果牌全死,怎么和对家抢点糊都糊不到。那种着急,观众看得见。每次上手比分都领先,可惜后面接不上了。这就很现实,斯诺克不是光靠准,得靠一整套系统作战。先手上场优势明显,但如果一次解决不了,场面马上反转,猛烈进攻被防住,就容易自废武功。
有不少人说威尔逊今天没状态,也不算打疯了。但赵心童失误积累太多,每次打丢让对手轻松清台,情绪掉下来,控制不住。下半场比分一下被拉开,现场气氛掉了温度,观众能感觉到,一些支持的声音也提不起来。到底是年轻,刚拿大赛冠军,自己压力给大了。当然,威尔逊的状态其实很稳定,现在排名世界第二,技术没短板,打到半决赛这种比赛很难有掉链子的时候。
赵心童的十一连胜纪录,没白拿,上海大师赛又打进四强,单看成绩其实已经交代得过去。放在中国斯诺克球员里,没几个人做到这程度。问题是,每一步升级,难度都在爬坡。比赛第一阶段远台球经常打丢,过渡球毛糙,第二阶段发挥彻底冷淡。一进一退,差距马上拉出来。
他那几次斯诺克做得不差,威尔逊防守很坚决,总能硬解出来。赵心童最大的武器本来就是准头远台,但这种打法必须配合走位和细腻的母球控制。压不住节奏,容易被老道选手牵着鼻子走。防守还不够老练,出杆快,还有点毛躁,遇见威尔逊这种稳得一批的人,办法就不多了,阵地拉扯只会陷进对手的节奏里。
下半场关键节点应该就是错失那个黑球,本来可能有机会冲击满分杆。那球没拿下,马上场面被翻盘,紧接着直接被一杆收掉。当时气氛一下就凉了,全场都听得出不一样,观众的呼吸都慢一拍,赵心童心态确实掉线了。麻烦就出在这种时候,这运动容不得一点心潮起伏。想在自家地头拿下冠军的愿望肯定很强,压力反而更大。
技术层面,短期看,还是那几个问题:母球不到位,关键红球漏袋,新局面打不开。斯诺克顶尖的比拼其实是细节游戏,准度到顶时,要拼的是控球、解球和球型简化能力。赵心童前两项还没补齐,每场失误,反映出来的是整体实力和经验积累的不足。
回头看他的表现,7分能给,世界冠军本身就不容易,可成长总需要曲折,他年纪轻,时间多,走在路上,有调整的余地。喜欢他的都是懂斯诺克的球迷,失误两三杆也不会一票否决。要的就是静下心去打磨自己,别光顾着追下一座奖杯,把短板补强,心理素质练好。还能走得远。
这次输球主要还是心态和应变能力。年轻球员,刚有成绩就心浮气躁,想要什么都一把抓。反倒是老将、名将都经历过,起起落落,懂得慢条斯理带节奏,卡住机会不松口。赵心童最缺的,是和顶级选手硬刚数场的历练,光靠单点打爆,比赛级别一上来,问题都摆在明面上。
比赛看完,没太多意外,毕竟对手很强。赵心童技术底子没问题,像他这么有天赋的人,国内过去也没几个棚里能压住他。只是顶级舞台,比的是全套体系、心理素质、抗压能力,谁先绷不住,谁先丢局。当场发挥不好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压力,大家口下留情,他比谁都想赢。
人生不是只追冠军,多经历点失败也好,一次教训,一场进步。赵心童需要的,是时间,是大的比赛场,每一次起落都是财富。别再怪他了,光有准度远远不够,斯诺克讲究细腻和全面,待他等得起比赛,等他更成熟,等下次捧杯,坐在场边的球迷都不会忘记他今天的努力。以后还会有更多机会,看他调整状态再强势归来。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