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际旭创、新易盛久违调整!算力行情怎么看?
8月收官,A股中报季也落下帷幕。其中,光模块企业业绩持续高增。9月3日,光模块概念股权重占比超51%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持仓股中,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多股表现活。(以上个股不作为推荐)
近期CPO等算力板块波动加大,大批获利盘存在止盈需求,短期调整之后,后市行情怎么看?
基本面扎实不畏调整:光模块企业业绩亮眼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20家光模块企业合计实现收入达566.51亿元,同比+54%,共增长199.62亿元。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达126.33亿元,同比+99%,共增长63亿元。
其中,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前三大重仓股中际旭创(18.79%)、新易盛(20.28%)、天孚通信(6.50%)三家头部公司营收、利润增速均实现同比翻倍增长。净利润分别为达42.42亿元、39.42亿元、8.9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1.94%、200.02%、177.64%。
数据来源:ifind、华创证券,截至2025年6月30日
结合多家光模块上市公司业绩说明来看,行业取得超高业绩增速,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海外重点客户进一步增加资本开支投入A1基础设施,行业持续保持高景气度;
2、 高速率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客户订单持续增加,主要需求为800G光模块和400G光模块;1.6T已开始逐步出货,预计未来两个季度1.6T将持续量产和规模出货;
3、 头部公司交付能力良好,800G等高速率光模块出货量提升快速增长;
4、 公司持续拓展新客户,不同客户的新导入产品处于不同的阶段;
5、 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快速建设,下半年还将保持较好的需求增长。
海内外算力需求共振助攻行情延续:阿里、英伟达指引积极
近日,海内外互联网、算力芯片接连发布最新一季度财报,AI业务无论是业绩表现还是后续指引都超出市场预期。伴随互联网巨头资本开支投入与AI芯片升级加速,国内外算力产业链利好共振,中长期前景广阔。
国内云计算厂商: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底)财报显示,单季“AI+云”资本开支达386亿元,同比增长220%,显示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此外,AI应用带动传统计算存储类产品的增长,带动阿里云收入至333.98亿元,同比增长26%,创三年来的最高增速,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同比三位数增长。显示AI对于业务的正反馈已经显现。
海外算力龙头: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季度营收为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为264.2亿美元,同比增长59%。此外,英伟达还发布首份CPO官方报告,将于2026年量产Quantum-X与Spectrum-X平台,能效提升至传统的3.5倍,显著提升AI厂能效与可靠性。随着CPO加速产业化,海外算力基础设施投资有望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AI为什么催生高阶光模块需求?
AI应用加速渗透、AI模型迭代把对算力的需求带上了新高度,训练推理亟需超大内存来承载千亿参数量、TB级别大小的大模型,内存性能也成为AI算力的瓶颈所在。
除了以英伟达H200为代表的GPU算力芯片,算网融合下,高速通信已成为大规模组网算力中的核心制约因素。作为“光电转换”的关键器件,光模块技术迭代是一大解决方案。
从100G时代开始,光模块以4-5年一个代际的速度迭代升级,在2018-2022年,我们见证了400G周期,2023年AI拉动光模块速率升级,800G周期开启,2025年1.6T产品有望开始量产。
往后看,高算力、低功耗是未来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AIGC发展趋势明朗,高算力需求催化更高速率的 800G、1.6T光模块需求。从投资角度看,技术迭代加速对供应商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头部玩家也更易于享受代际红利。目前,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光通信产业的重要一极,尤其是光模块领域迅速追赶,已经占到全球50%的份额。从整个产业来看,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剑桥科技等国内厂商已有1.6T光模块新产品落地。
光模块ETF怎么选?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选取创业板上市的AI主业公司,日内涨跌幅限制为±20%,行业景气阶段弹性更大。跟踪指数精准布局AI产业链龙头,聚焦高景气AI算力+AI中游软件+应用,并且是光模块CPO含量最高的AI指数,最新权重占比高达51%,前三大权重股为新易盛(20.3%)、中际旭创(18.8%)、天孚通信(6.5%)。目前该ETF场内综合费率仅为0.2%,位居同类最低。
关联板块:
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软通动力、深信服、景嘉微、润泽科技、全志科技、网宿科技、北京君正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数据来源:ifind、上市公司财报,华夏基金等,截至2025.9.2,个股不作为推荐。上述产品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以上均属于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指数表现不代表产品业绩,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代表净值业绩。 作为ETF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对于ETF联接基金,基金资产主要投资于目标ETF,在多数情况下将维持较高的目标ETF投资比例,基金净值可能会随目标ETF的净值波动而波动,目标ETF的相关风险可能直接或间接成为ETF联接基金的风险。ETF联接基金的特定风险还包括: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的风险等。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