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产业升级冲刺,技术突破显现,多龙头企业蓄势待发
说实话,这事儿我关注好久了。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这回发文件,直接把6G的技术攻关和成果储备提到前面说,意思很明确:国家要亲自下场,全力推动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这些技术突破。这一套动作下来,咱们国家在6G赛道上等于打响了冲刺的发令枪。对产业链各环节、尤其是高技术企业来说,这就是千载难逢的风口,一波黄金发展期要来了。
其实这几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对象。到2026年,行业营收和出口比例有望继续保持全国工业门类首位,全国至少有五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能过万亿规模,这体量已经非常惊人了。可以说,这政策和规划就是要把这事做大做强,谁能跟上步伐,谁未来就能吃到最甜的蛋糕。
科技发展不是光靠喊口号,核心得看技术突破。最近看到北大和香港城市大学团队搞出的全频段6G芯片,这是真牛。他们用一种叫薄膜铌酸锂的新材料,做出来的芯片比手指甲还小,工作频率覆盖了从0.5 GHz到115 GHz,比传统方案有效率高得多。将原来九套无线系统才能实现的频率,一下子整合到单一芯片里,有的参数听起来跟科幻一样——比如6 GHz调谐只要180微秒,单通道传输速率可以到100 Gbps。这就不是简单升级,而是颠覆性飞跃了。
前沿技术突破,材料和器件是底层基础。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国内外的龙头企业。像天通股份,别看名字很低调,实际上它是压电晶体材料的国内第一把交椅,而且全球只有四家能批量生产铌酸锂,天通直接包办了国内将近半壁江山。你看AI大算力、CPO高端光通信、6G芯片哪个用不了这个材料?它地位牢靠。
再说博通集成,国内做无线连接芯片的行家,已经在攻坚6G相关的高频段芯片研发,拿了不少跟太赫兹通信相关的专利。可以预见,未来6G终端或者基站的供应链里少不了它们。
还有本川智能,这些做高频PCB板的企业,也是产业链里绕不开的核心。5G、卫星通信有他们的身影,6G需求更是会带动一波大行情。这些企业早就跟头部厂商一起开发新一代毫米波、太赫兹的PCB样品了,技术储备把路一步步铺平。
提到阵列天线技术,尤其是通感一体化,怎么能不说硕贝德?卫通、低空经济这种细分市场占有率三成以上,联合华为、中兴也测了不少6G原型天线,这种超高性能天线将在未来6G综合感知里关键性作用。
讯通信设备、网络架构方面,不能不提中兴通讯、三维通信和烽火通信这些大厂。像中兴通讯,全球5G设备四强之一,6G投入超百亿,主导的通信感知一体化直接纳入了国际6G标准。他们的超表面智能技术还能降低6G基站能耗,太赫兹试验室也已经跑起来了。国际专利占比真不少,深度参与标准体系搭建,这种卡位能力不是一两天能学来的。
三维通信这些年在卫星宽带服务上优势明显,尤其海卫通子公司,太赫兹波束赋形技术国内首创,还参与了国家低轨卫星组网。还有分布式天线、微站技术这些,市场份额稳居前列,看得出在5G/6G微型基站赛道有很深积累。
光通信方面,烽火通信一直都在行业最前列,特别是在产业链全覆盖、光纤与光模块方案方面积累很厚,最近6G智能内生架构的研发也走在前边。这些巨头未来会在信号接入、传输等热点环节持续发力。
6G时代卫星与天基互联网赛道绝对值得关注,这一块关键企业更是层出不穷。比如中国卫通,全国唯一的商用卫星电信运营商,低轨卫星频段资源优势明显。光是2026年,他们计划就发射三百颗卫星组网,还跟中国移动签了几千亿的大单,卫星直连手机的技术还没落地但想象空间巨大,而且业绩暴涨,2025年一季度利润预计能翻两倍多,这数字真的醒目。
中国卫星,制造端的王者,做小微卫星系统集成大户,市占率稳居第一,母公司是国家航天科技集团,这波低轨卫星互联网工程主力都是他们在操刀,总装和研制任务拉满,订单非常有保障。
军用和空天信息融合步伐越来越快,华力创通专攻空天互联网地面端核心部件,卫星通信芯片技术遥遥领先。研发能力直接覆盖从芯片到终端,这优势离谱。很快他们会启动北斗导航和6G融合试点,这就是行业趋势,技术融汇贯通后一大批新场景会诞生。
总的来说,这轮6G技术突破、政策引导就是要推动整个产业链迈向高端化和智能化。和以前每一轮通信技术进化一样,真正抓住机会的永远是那些前瞻布局和技术储备最充分的企业。毕竟北京、山东等省已经出台6G专项规划,2025年研发投入预期突破千亿,行业利好肉眼可见。
6G的市场,会是万亿级赛道。你想象一下,全息交互、智慧城市、空天地海一体化覆盖,这些新应用场景,哪个不是颠覆性的?不仅仅是速度翻倍,还是整个世界的智联升级。交通、医疗、教育、城市管理、远程工业控制这类行业格局估计都会被重新划分。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是资本市场和技术层面的双重跃迁,谁能够在这轮升级中实现技术突破,其估值和市场空间都不是以前那个级别可以比的。
落在老百姓头上,可能大家还没有太多年头感受到啥叫6G革命。但只要你留心,最近几年移动网络提速、智能工厂、物联网这些东西已经变得越来越普惠了,6G就等于在这基础上又搭了个加速器。空天地海全方位覆盖,万物互联无缝切换,老百姓用得上的场景肯定会越来越多,从刷手机到智能家、自动驾驶、高速联网和城市生活一体化,这才是真正的科技红利。
从投资角度来说,最关键的其实是寻找那些在关键领域都有布局,技术储备比较深厚,具备卡位能力的企业。无论是Al大算力、CPO光通信、太赫兹芯片、高性能PCB板、天线阵列、卫星组网、地面终端,这些新兴打通点,你都能在国内企业里找到优质龙头。谁能率先实现规模化落地和市场封锁,谁后续就会成为行业巨人。
咱们国家这轮政策强力护航,企业拼技术,政府拼资源,一起合力把6G赛道高举高打。这轮产业升级是势不可挡,技术竞赛才刚刚开始。等到标准体系出来、配套设施完善、应用场景裂变,大家会看到中国6G的速度、模式、规模都会再上新台阶,真正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总之,机会已经摆在面前,谁能把握住就看企业和市场的动作了。时代在变,技术在升,财富也在流动。对产业链上每一个企业来说,无论是关键材料、核心芯片、设计制造还是通信服务、卫星连接,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等到风口起来,谁领先谁暴涨,一切都讲实力和储备。
我对这轮6G产业升级非常看好,也相信中国能守住自己的优势,把世界级技术攀上新高峰。咱们也一起拭目以待,看见证历史的新一页吧。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点赞关注,也欢迎大家留言说说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