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或成持久战俄军伤亡与特朗普态度大反转

产品展示 2025-10-10 21:55:45 118

2025年9月23日,联合国大会期间,特朗普突然公开表态支持乌克兰收复所有失地,包括克里米亚,彻底否定了其执政初的“以地换和”立场。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美国对俄罗斯政策的转向,更反映出俄乌战局已陷入长期僵持。

关于俄军伤亡过百万的数字虽有争议,但消耗战愈发成为主基调。乌克兰高度依赖外援艰难支撑,俄罗斯则在压力下调整战略。特朗普抛弃过往立场,既是党内鹰派影响,也是对俄罗斯实力变化的判断,但此举未能改变冲突持久化的风险。

到2025年9月,俄乌前线数据与各方表态交织使局势愈加复杂。美国智库称俄军伤亡累积超过百万,特朗普则在联合国大会上力挺乌克兰“收复全部领土”,令局势更加难以预测。无论是顿巴斯战火还是外交斡旋,各方因素让冲突呈现出“新型常态化战争”特质。

2025年9月25日,俄国防部通报,过去一天乌克兰各地阵线损失1490人,其中中央区伤亡达530人。乌方公布俄军自战争开始后伤亡人数为109万,这一数字与英国国防部、独立媒体等多方统计相互验证。俄军伤亡率在夏季明显降低,五月至八月取得1910平方公里土地,每平方公里平均伤亡降至71人,较年初减少28%。主要原因是俄军采取新型战术,包括远程无人机打击、电子战配合等,高效削弱乌军防空体系。

乌军借助北约AI识别系统,将无人机拦截成功率提升至62%,形成以空制空的防守格局。两军装备损失同样巨大俄军失去逾1万辆坦克、2万辆装甲车及3万套火炮,“莫斯科号”沉没后黑海舰队减重5万吨。为弥补损失,俄罗斯启用苏联库存,并引入伊朗无人机、朝鲜弹药。乌克兰精锐部队伤亡严重,亚速旅剩余兵力不足三分之一,西方承诺的防空导弹交付远低于预期。

9月23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会面后转变态度,称“乌克兰有能力收复所有领土”,并威胁以贸易惩罚俄罗斯。此举与其此前“24小时停火”承诺形成反差。背后不只是外交博弈,更牵涉美国国内利益,军火合同源源不断,F-16订单已排至2027年。特朗普则在反战与亲欧矛盾中试图平衡,其新表态被视为变相为美国战略撤退储备空间。

泽连斯基将自身政治命运与战争紧密挂钩,承诺“战后离职”并要求美方放宽远程武器限制,加强跨境打击,实际是在利用西方对“俄罗斯胜利”的心理,以巩固政权。波兰民调显示,43%支持“以地换和”,而泽连斯基坚持强硬,艰难周旋于国内与外部压力之间。

与此俄罗斯经济在制裁下表现出一定韧性。2025年军费预算达1020亿美元,占GDP约6.8%,能源出口大量转向亚洲,财政得以维系。对华石油出口同比增23%,对印武器贸易突破150亿美元。尽管国际能源署指出俄石油收入降至五年新低,但卢布汇率因军工订单保持稳定,通胀控制在7%以内。

乌克兰却陷入高依赖的战争经济,60%预算靠国际援助,但七国集团仅以俄冻结资产利息提供贷款,并限制用款领域。乌方军费缺口巨大,预算委员会预警2025年底或存在87亿美元赤字,2026年有181亿美元援助缺口。这种经济结构令乌方在谈判中处于劣势,欧洲内部也日益警觉“可能为乌克兰失败负责”。

无人机对抗已成俄乌战场标志。俄军运用“母体-子机”系统远程操控自杀无人机,乌军则利用AI系统提高拦截效率。深海冲突方面,俄军核动力无人潜艇部署巴伦支海,乌英联合试射“海王星”反舰导弹。太空与电子战层面,双方侦察卫星险些碰撞,俄战电子系统大范围干扰通信,乌军则依赖星链维系指挥。

技术竞争正在由数量竞赛转为质量对抗。单次作战耗费大幅降低,但防御成本仍高。俄罗斯继续将战争归为“卫国大战”,普京宣称可长期开战,政权合法性与战局紧密相连。俄军现役约70万,并计划扩编至150万,乌方靠“和平总统”形象延续领导力,泽连斯基的退位承诺也被视为政治筹码。

在国际层面,中国提出分阶段停火方案,优先建立人道走廊,再议领土归属,但美俄未予响应。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推动“去西方化”的调解平台,获得部分国家支持,冲突解决路径正发生多极化变化,虽短期难见突破。

当前俄乌均无妥协迹象。梅德韦杰夫预测“数十年战争”,而乌军高层估算“2034年前景”,说明双方都在准备持久消耗。对话机制短期难以恢复,东欧战云恐将持续至本世纪第三个十年。

特朗普转向只为乌方带来暂时希望,并未解除持续冲突的困境。作为大国角力的牺牲品,无论是俄罗斯的反攻还是乌克兰对西方的寄望,都暴露出妥协意愿的缺失,而美国出于国内选举的反复也可能使战争变成长期消耗。倘若对话无法恢复,这场冲突极有可能沦为新世纪版的“凡尔登”,让军工利益与地缘投机者成为唯一受益方。

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看法。如果喜欢本期内容,欢迎点赞并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来源

《普京如果泽连斯基愿意会面,那就来莫斯科》——中国报道

《卢卡申科如果泽连斯基不停手 将失去整个乌克兰》——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视频《美国智库显示俄军伤亡将破百万,死亡率比二战高》——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