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这个军仅存在三个月,军长成开国元帅,政委没军衔但成就更高
大革命热热闹闹地搞了一阵后失败了,张鼎丞和邓子恢悄悄跑到闽西开展地下工作,他们向穷苦的老百姓讲解革命的道理。经过好一阵子的辛苦奋斗,他们终于组织起一支队伍,叫做闽西红军营,张鼎丞当了营长,邓子恢做了党代表,这支队伍还是福建省第一支红军呢。到了1929年3月,毛主席、朱老总还有陈老总带着红4军进了福建,打败了当地的军阀郭风鸣,解放了汀洲,然后又回赣南去了。
邓子恢听到消息,就赶紧派人去跟毛主席联系。到了那年5月15号,毛主席带着红4军再次进入福建,解放了永定和龙岩,还在那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1930年3月18日,闽西的第一次工农兵大会在龙岩城里召开,大家选了邓子恢当闽西苏维埃政府的领导,张鼎丞他们几个当执行委员,还成立了红9军。到了1930年6月,红4军又第三次来福建,在汀州进行了整编,最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
有了红4军的帮忙,闽西的革命斗争火了起来,建起了一个大范围的革命根据地,横跨300多里地,住着快100万的老百姓。到了1932年2月,福建军区成立了,罗炳辉当司令,谭震林当政委,手下管着三个军分区。之后,在永定、龙岩,还有长汀、连城那些地方活动的独立团,都扩大成了独立7师、第8师和第9师。福建军区一建立,就多次把敌人的进攻给打退了,很好地帮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大战一把。
1932年底,蒋介石带着40万大军向中央苏区发起了第四次大攻打。那时候,中央红军只有7万人,敌我人数差距特别大。所以,得靠闽西红军去拖住敌人,好让中央红军压力小点儿。要想做到这点,小规模的战斗可不够,得有大部队跟敌人正面交锋,这样才能真正让敌人受伤,达到拖住他们的目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闽西红19军诞生了。1933年3月6日,闽西的红8师、红9师和红10师组合在一起,成了红19军,叶剑英当军长,杨尚昆做政委,总共有3000多名战士。红19军成立后,叶剑英和杨尚昆带着他们,用游动打仗和埋伏等方法,不断攻打侵犯中央苏区的敌人,给中央红军减轻了不少负担。
同时,红19军也损失了不少人,所以在6月7日那天被改编成了红34师。从建立到改编,闽西的红19军只存在了短短不到三个月。改编完后,叶剑英和杨尚昆就回到中央苏区工作了。过了三个月,蒋介石带着100万大军来攻打中央苏区,这是他们的第五次大进攻。但因为李德的指挥出了问题,红军打了一年的苦战也没能挡住敌人,最后只好离开苏区,开始长征。
红19军改编后的红34师,成了队伍的最后防线,大家叫它绝命后卫师。长征本是想换个地方打仗,可李德和博古却把它变成了大迁移,带上了好多坛坛罐罐和重家伙,这让队伍走得特别慢,也给蒋介石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来布置。结果,红军在湘江跟敌人打了一场硬仗,牺牲非常大。
红34军在长征开始前,负责殿后并扩大了队伍,人数涨到了6000多人。在湘江战役里,红34师跟比自己多出十几倍的敌人苦战了四天五夜,牺牲巨大,人数一下子降到了1000多人,师长陈树湘壮烈牺牲,当时他只有29岁。在长征路上,叶剑英先做了军委第一纵队的司令,遵义会议后又去当了红三军团的参谋长。那时候,杨尚昆也在红三军团当政委,他俩之前在红19军分开后,又在红三军团碰头了。
懋功会师后,张国焘觉得自己兵多将广,当了红军总政委还不知足,竟然想动武逼中央红军跟他一起往南走。这封秘密电报很快就被叶剑英拿到了,他赶紧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带着中央红军连夜往北跑,这才躲过了一劫。叶剑英在这紧要关头可是立了大功,毛主席夸他,说他就像北宋时候那个聪明的宰相吕端一样,“关键时刻不含糊”。
长征走到陕北后,叶剑英和杨尚昆都投身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叶剑英在解放战争那会儿,当过解放军的参谋长、华北军政大学的校长和政治委员,还做过北平军管会主任和广东军区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做了华南军区的司令和国防委员会的副主席,1955年还被授予了元帅军衔。杨尚昆呢,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有新中国成立后,都干了很多重要的工作。但到了1955年授衔的时候,因为他已经不在军队里工作了,所以就没能拿到军衔,不过他后来的成就可大了,做到了正国级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