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作聘礼 奋斗为嫁妆 全县骄傲的婚礼
#教师节出游记录#
知识作聘礼 奋斗为嫁妆 全县骄傲的婚礼
那是一场普通的乡村婚礼。又不普通。红毯从家门口一直铺到村委会。羊圈边停着送亲的考斯特。孩子们挤在新人身边。眼神里有光。县委书记来了。县长递上红包。他说:“你们是全县的骄傲。”
因为这对新人。一个刚考上清华博士。一个要去同济读博。四年前。她是他考研分享会的听众。鼓起勇气加了微信。“师哥。能请教些问题吗?”从此深夜的聊天记录里。除了知识点。就是相互打气。
他们隔着屏幕刷题到凌晨三点。隔着屏幕为对方成功欢呼。爱情在哪一刻发生的?也许是在某个困倦的深夜。他记得她爱吃的零食。她会提醒他按时吃饭。两个努力追光的人。终于成了彼此的光。
这场婚礼最动人的不是光环。是蛋糕上穿着白大褂的小人。和那句“别熬夜”。是敬酒时那句轻轻的:“想回县医院当个普通医生。把欠家乡的夜班补回来。” 听到这话。当年劝他们别辍学的初中班主任。抹了眼泪。
从南疆小城到北京上海。他们走了很久。宏志班、内初班、内高班……这些政策名词背后。是两个孩子紧紧抓住的每一个机会。政府补贴的网课。县里新建的图书馆。一趟直达乌鲁木齐的火车。把这些零碎机会串起来。就成了今天的“排面”。
有人把婚礼拍成短视频。弹幕里说:“读书真的有用。” 更深的真相是:教育让两个坐在最后一排的乡村孩子。把“走出去”改成了“带回来”。
这才是爱情最美的模样。也是教育最深的含义——它让你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却不让你忘记来时的路。 祝福这对新人。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爱回报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