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职业年金能轻松超过个人养老金?答案让人深思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每到月底,和身边的同事们唠嗑起退休话题,总能遇到类似的疑惑“怎么我的职业年金比个人账户养老金高出这么多?”有时候大家还调侃,说这职业年金才是“压箱底”的本事。作为一名机关单位的普通员工,我早已见怪不怪,但越琢磨越觉得里头门道不浅。坦白说,咱每天辛苦上班,最终拿到的退休钱,咋分咋发,确实得弄个明明白白!
先分享点亲身经历。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工资条上就多了两个莫名其妙的扣款,一是基本养老保险,一是职业年金,说实话那时候真没在意。直到快四十岁,身边第一批老同事退休,偶尔听他们感慨“得亏多攒点职业年金,再加点利息,晚年省心!”我才真有点上心,翻了翻自己每月的缴费明细。
两笔钱一个叫“基本养老保险”,管的是退休后生活的底子;另一个就是“职业年金”,这年金像是公务员和事业编员工专属的补贴,让你日子更加宽裕一些。老百姓最关心的细节往往关系到自己的荷包,哪个多哪个少、为啥差距大,就是大家摸不着头脑的点。
咱们来说说为什么很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人,退休后职业年金会比个人账户养老金多。最直接的感受,是职业年金的“筹码”足——这活脱脱反映在工资条上的基数、比例,甚至投资回报上。比如我有个邻居,退休时职业年金账户余额比个人养老金账户多出了三成,光是多出来的每个月钱,足够再交两份烟酒钱了。
大家常误以为两笔钱都差不多,其实门道一大把。具体拆解一下工资越高、缴费基数就越高,两项的缴费按这个标准走,最后“攒锅底”的能力也就差出来了。更关键的,职业年金这块单位出8%,个人掏4%,比例可抬得高,而个人养老金账户就只有个人那8%。这样一算,长期下来的总额,岂止差一星半点!
还有一项神奇的收益——利息。职业年金的钱,是会“生钱”的,每年根据政策算上投资利率,这一块积累时间越长,钱袋子越鼓。也就是说,不仅收入高、缴得多,利息让你再赚一笔,这才是职业年金大大超越养老金的秘诀之一。
在具体发放工资的时候,其实两种钱的算法道理差不多,都是“攒多分多”。可因为职业年金的账户本钱就扎实,哪怕分法一样,最后自然而然数量就上过了“个人账户养老金”一截。我有个阿姨,今年刚领退休金,职业年金每月比个人养老金多出来两百多块,光这一笔,家里买点营养品都绰绰有余。
凡事都有两面。职业年金虽然头几年风头强劲,但别忽略计发年限,一旦分完了,那也就没了。个人账户养老金到点发完,后面还有统筹基金接力,本质上更像是一种“长流水”,为咱们终身保驾护航。这层保障,是职业年金比不了的。
社会上很多朋友,尤其像我们北方的小镇家庭,总觉得“拿到手的钱才踏实”。但保障终身的底气,其实还是在于养老金制度的长远安排。职业年金适合雪中送炭,而不是唯一指望。等你真的退休了,才会知道这份多一层保障,能让家里老人过得有安全感。
有时候我会琢磨,未来大家缴费年限越来越长,职业年金为退休生活带来的提升肯定还会继续攀高。对于我们这些刚入职场的小年轻来说,安排好每一分缴费、保持长线思考,才是真正的未雨绸缪。养老金制度改革发展,还指不定哪天又来个新花样,可只要政策公开透明,大家心里才叫有底。
职业年金能高过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政策设计的结果,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写照。如果有一天你翻开自己的退休账单,也许会和我一样,感慨制度进步和时代好风光。但我还是关心,未来这种差距会不会带来新的公平挑战?养老金制度还能怎么优化,能不能让更多普通家庭也分享到长远红利?世事无常,光明未来,需要每个普通人去思考。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