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丑表现尴尬,这三位只会“靠爹”的星二代,父母砸钱托关系也捧不起来
长得丑表现尴尬,这三位只会“靠爹”的星二代,父母砸钱托关系也捧不起来
娱乐圈里拼爹拼妈的事儿一直没断过,谁家孩子一出生就能拿到顶级资源,还不是随手拎来就用。
有些人以为,只要爸妈牛掰,自己混出点名堂是分分钟的事。结果偏偏有那么几个主角,被父母安排好一切,却还是让观众看了直摇头。
说张可盈这六年真是白忙活了,她妈妈张凯丽老艺术家的牌面摆在那儿,《渴望》里的刘慧芳至今都有人记着呢。
刚进圈的时候大家还挺期待,看她2019年《老酒馆》露脸时还能忍住不快进。等到《幸福到万家》,画风开始歪了,妆容精致归精致,可跟农村背景完全对不上号。
到了2025年的《依依向北风》更是一塌糊涂,本想走年代感路线,一上镜却像现代穿越过去一样,浮夸妆面直接把戏味冲淡了十倍。情绪戏卡壳,该哭挤不出眼泪,该笑脸又僵硬,全程像定格动画似的,看的人心急火燎。
同剧组演员菅纫姿,同样角色戏份,人家细腻自然全是亮点,对比下来简直就是打酱油和正餐差别。最离谱的是从2019干到2025,一丁点演技提升都没有,每次都是瞪大眼、表情僵死,让人替她妈妈都觉得难受。这种情况,再多资源也是白费劲啊,有时候血缘真的帮不了忙。
再聊邹元清,她曝光度高主要因为闫妮太红。《武林外传》《少年派》的佟湘玉、王胜男谁没看过?大家本来想着女儿能继承一点天赋吧,但实际上一开口全散架子。《卧底警花》本该飒爽英姿,她愣给演成千金小姐,说话发嗲走路扭捏,把警察气场消磨光了。
表情管理只有两个模式,要么木头人,要么瞪眼咆哮,两种之间反复横跳,看得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在《山海情》和《突围》这种精品剧里,也毫无存在感,就一个套路:生气激动伤心都是瞪眼加吼叫,用力过猛变成网络表情包现场。有次去参加《演员请就位》第二季,那舞台上的状态被形容为“车祸现场”,评委当场指出问题她还满不在乎,好像自带后台一样。这态度连圈内导演都嫌弃,不听劝吃亏只能自己兜着呗。不管你是谁的娃,上台观众买票就是冲作品来的,你什么身份没人关心!
轮到吴羽卿,更不用说,他爸吴刚是达康书记、他妈岳秀清实力派标配,这配置够豪华吧?按理说机会不会少,但碰上2023年爆款剧《狂飙》,他饰演成年高晓晨却被喷惨。“只会瞪眼和嘶吼”这评价一点也不过分,全程脸部肌肉紧绷、喊破喉咙,就是不知道怎么收放层次,高晓晨这个人物原本复杂多变,到他这里彻底失控,只剩下用力使劲折腾自己。有网友调侃他拖垮整部剧,其实仔细琢磨,也确实怪不得别人。同组还有张颂文、张译这些老戏骨,他夹中间显得特别违和,每逢出现弹幕刷屏求快进。有传闻称角色还是爸爸托关系争取来的,可惜效果翻车,现在看来资源再强悍,自我认知不足照样扑街。他可能觉得动作大才叫专业,其实现在观众早已经喜欢真实细腻,不是什么龇牙裂嘴式卖力胡搞,都多少年前的套路了?
这三位其实都有个通病:出生赢在起跑线,却懒得往前迈步。比如张可盈六年如一日停滞;邹元清节目上拒绝听建议;吴羽卿把重要角色玩坏。他们机会不少,就是根本没把职业当回事,以为有亲爹亲妈撑腰啥都能蒙混过关。可事实证明,这种思维很危险啊!现在追剧的人哪个傻?你哪怕颜值一般还能勉强接受,但既不好看又不会演还偷懒装酷,那凭啥让粉丝埋单?
那些指望砸钱换热度或求人换关注的方法,在今天根本行不通。一屋子的好装备,如果不会操作最后只能原地踏步浪费掉罢了。从郭麒麟来看,人家也是星二代但每一步扎扎实实,从相声转型影视,无论喜剧正片统统稳住阵脚。所以说,“努力”和“成长”才是真功夫,不是哪家的孩子决定你的未来,而是谁肯学肯改才留得下饭碗。如果只是仗着父母铺路坐享其成,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没有任何悬念!
回头看看几位明星父母,一个个为了孩子操碎心,各类资源招呼全打齐。但现实残酷——能力接不住助推器,再厉害也救不了软弱后代。例如张凯丽帮女儿找来优质项目,《老酒馆》《幸福到万家》等等,可结果并不好交差;闫妮鼓励女儿参与专业比赛,希望得到锻炼,却发现学习意愿极低令所有人大跌眼镜;吴刚据说四处求人争取机会,到头来也落空。不管付出多少,总归需要自身硬核素养做支撑,否则剧情永远无法逆转局势。这几个人就是典型案例,好装备烂技术始终打不到boss门槛线上徘徊而已……
如今选角标准越来越严苛,大部分粉丝希望看到真正用心雕琢出来的人物塑造,而不是靠关系混流量蹭热搜的小伎俩。不论是不是某某人的小孩,只要业务能力不过关立马露馅,比如最近频繁被吐槽的那几档星二代,他们长相普通尚且可以忍受,关键表演水平低到底线以下,一旦曝光立刻成为群嘲对象。毕竟现在市场已经成熟,“谁靠谱谁站稳”,没人惯着水货演员继续作妖!如果他们迟迟醒不过来,还想着躺平啃老,那么未来注定沦为边缘化标签——即便手握全球资源也救不了倒退业绩,因为大众已经决绝地选择“不买账”。
仔细观察那些能够逆袭成功的新生代,比如郭麒麟、关晓彤以及吴磊之类,他们虽然曾经遭遇批评,但是懂得吸收反馈不断调整方向,如今逐渐获得认可。而另外一些则多年如一日原地划水,仅仅满足于现状缺乏突破意识,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从行业规律来说,没有主动钻研技能最终都会陷入瓶颈期,即使背后支持团队庞大也挡不住人才竞争压力。当影响力慢慢消耗殆尽之后,没有颜值优势没有实力保障,就算再努力营销包装也是徒劳无益。目前唯一可靠途径,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短板,然后沉下心去练习基本功,多跟前辈虚心交流、多揣摩角色心理变化、一遍遍修正错误才能真正实现价值输出,否则只能继续陪跑直到彻底退出赛道……
一句话总结不了这么多内容,不过核心意思很简单:娱乐圈这个地方从来不给身份免试资格证书,你想留下必须靠真材实料让观众服气。如果始终抱着混日子态度,将宝贵的平台挥霍完毕,那不仅对不起自己的青春,也浪费掉上一辈辛苦积攒的一切成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