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打造,20米到黄浦江,上海最美滨水地标零门槛敞开

新闻动态 2025-07-30 14:12:52 12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西岸大剧院,'观看’延伸为一种生活方式。 

图片

“灵了伐得了。”

不少去过西岸大剧院的人,都发出这样的赞叹。

这座剧场距离黄浦江仅20米,是上海距江边最近的剧场之一。

图片

剧院外立面采用凹凸不平的线条来诠释“水岸涟漪”的概念,与波光粼粼的江面形成呼应。

它的旁边,是当下上海最火热的商业综合体之一,西岸梦中心,以及由百年水泥厂改造而来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

它也是上海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零门槛剧院”,最美的景观向所有人敞开;游客可以自由进入,观看一楼的展览,或者去三楼的滨水长廊打卡。

图片

图片

西岸大剧院的设计方,是来自丹麦的SHL建筑事务所,曾负责国内多个文化建筑项目。

穹顶艺术中心、上海图书馆东馆,都出自它手。

我们和长相酷似杰森·莫玛的SHL全球建筑事务所设计总监Chris Hardie先生聊了聊,这座滨水剧场,不止美而已。

图片

图片

没有背面的剧院

巴黎有塞纳河畔,伦敦有伦敦南岸,而上海,有上海西岸。

20世纪初,这里曾是繁忙的工业基地,而今,又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场所,艺术、文化、商业乃至运动,在这里聚合。

新建的西岸大剧院,位于整个西岸的“节点”位置,衔接了北边的各种美术馆,以及南边的商业街区。

图片

它的总建筑面积约为23000平方米,和上海大剧院差不多,但是风格截然不同。

在这里,一切围绕着“水”的主题展开。

为了捕捉水的动态,建筑外立面被设计成一系列扭转的曲面,远看如层层荡开的涟漪。

图片

剧院采用“无背面”设计:面向江岸的一侧是开阔的在水长廊,另一侧则与油罐艺术公园的草坪相连,人们可以自然而然地穿过大厅去往另一侧,这里既是剧院,也是走廊和展览空间。

“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它都是'正面’,就像河流永远向前流动。”  

图片

“这个项目的灵魂来自三个关键词:穹顶、混凝土、河流。” Chris Hardie用这三个意象勾勒出建筑的基因。  

穹顶,代表着旁边距离不到50米、于2023年建成的穹顶艺术中心,同样由SHL建筑事务所设计完成。作为西岸现存最具代表性的工业遗存,它由曾经亚洲最大的水泥厂,中国第一家湿法水泥厂“上海水泥厂”的预均化库改造而来。

图片

©SHL ©Arlifa Wang

这里生产的水泥浇筑了海关大楼和国际饭店,见证了近代上海百年工业变迁,也见证了徐汇江畔从生产型转向生活向,“还江于民”。从空中俯瞰,两座建筑一新一旧,形成“阴阳共生”的奇妙图景——一个浑圆如满月,一个蜿蜒似流水。“穹顶艺术中心是圆形的,这启发了我们的设计语言。新建筑既不能淹没旧地标,也不能与之割裂。”

图片

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既呼应着这片园区过去的工业历史,又呈现出粼粼波光的质感,新旧建筑通过材料“血脉相连。”

“我们希望用混凝土讲述这片土地的故事,但是是一种更可持续、更环保的混凝土,也预示着城市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 

阳光下,GRC面板泛着水浪般的光泽,也预示着“水”的元素主题。

“当你从河的另一边或滨水区看西岸时,你会看到不同建筑、玻璃塔楼、办公楼的混合,但西岸剧院和穹顶艺术中心却非常平静、非常纯粹,很难想象还有哪个城市的滨水区是两岸相连,而又如此美丽的。”

图片

最美滨水长廊 

拥抱每一位到访者

“建筑最容易的部分,难的是让空间真正'活’起来。” Chris Hardie坦言。

传统剧院通常只在演出上映时开放,每日仅使用几小时,而西岸大剧院不仅为了表演而打造,更是一个全方位可以沉浸在艺术中的开放式公共空间。

这种互动性贯穿空间设计。

图片

图片

步入剧院一楼,镜面不锈钢打造的波浪形天花板瞬间夺走视线。

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入,顶面如同江水的剪影,映照出川流不息的人群。

“镜面的意义不止于美学。” Chris Hardie指着天花板说。

“在许多剧院里,观众和表演者有着明确的区分,而我们创造了一个像装置一样的空间,当观众抬头,他们会看见自己和他人的倒影——这一刻,每个人都成了表演的一部分。”  

图片

为了呼应西岸整体“宠物友好”的理念,一楼还特别配备了宠物休息区和宠物友好设施,主人看剧时,狗狗也有自己休憩、玩耍的地方。

来到三楼西侧,“一方剧场”便在此处。

这是一座适合脱口秀、儿童剧、迷你音乐会等小型演出和活动的小剧场,模块化座椅可移动、可拆卸,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这里还拥有两大排练厅和一大多功能空间——揽汐排练厅、望潮排练厅、听澜空间,每个空间都装有透明玻璃,采光极好,透过玻璃可以直接看到江景。

未来的大师班、演员见面会,都会在此举行。

图片

再往外,就是整座建筑最美的在水长廊。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巨大的驳船,它们几乎和建筑一样长,缓慢地移动着,从未停止过,就像一幅不断流动的画,我觉得这种联系非常有趣。”

下午阳光好的时候,在这里随便拍拍都很漂亮,迎着被风携裹的水浪,心情舒展无比。

图片

整座建筑里,Chris Hardie最喜欢的是楼梯部分。

建筑师思考了人的流动、表演的概念,最终发现将人的流动暴露在外,而不是让他们在建筑内部的核心区域移动会更好。

“在这一段楼梯上,你可以停留观察。作为人类,我们天生喜欢被抬高,喜欢俯瞰,喜欢观察他人,喜欢“人看人”的感觉,所以任何能提供这种体验的时刻都很棒。”

图片

SHL设计西岸大剧院的主要设计团队

在西岸大剧院,“观看”延伸为一种生活方式。 

来隔壁西岸梦中心逛街的人,可以随意穿过这里,顺便看看最新的剧目和一楼的空间展览;或者去三楼的滨水长廊,眺望黄浦江对岸,

图片

将北欧美学融入中式风格设计西岸大剧院时,SHL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将它无缝融入周围的环境。

“围绕着江边的是一条公园带,这里有一系列的展馆,龙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西岸美术馆……所有这些建筑都沿着江边延伸。”

“但你试图再加入一个文化场所时,需要考虑到所有这些文化建筑,如何将他们更好地进行布局,融入更大规划的一部分。”

图片

这种考量在他们的项目中经常出现。

SHL在国内许多城市都有作品,把来自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美学,与中国在地文化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

“我们的设计哲学很简单:材料、空间、光线、人,再加上第五元素——我们所处的地方。”  

图片

“建筑所在的场所,周围的社区和社会,这些都很重要。我们总是说这些不是我们的建筑。我们只是来设计它们,让它们更好融入社区与城市。”

“无论是在上海、北京、深圳、成都、重庆还是我们工作的其他任何地方,我们总是关注这些场所的参考,它可以是历史、可以是景观、可以是人。”

比如SHL的上海图书馆东馆项目,就与花园中“太湖石”的概念有关,因为图书馆是汇聚人群的地方,就像太湖石一样吸引着人们聚集在一起。

图片

©RAWVISION Studio

还有位于京杭大运河北起点通州的北京艺术中心,它的设计灵感融合了代表着通州漕运历史的通州古粮仓、运河上船只的帆以及剧院的幕布。

图片

©朱雨蒙

定居中国15年,Chris Hardie见证了上海的发展;这座城市也见证了Chris Hardie的成家立业。

“我可能比一些中国人更像上海人。”

他的妻子也来自英国,同样喜欢上海,他的两个孩子都在上海出生,孩子们甚至会说上海话。

图片

“我并不是上海人,但它却欢迎我为这里设计建筑,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许多城市、许多地方、许多国家可能都不会这样做,这也是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包容、开放的一面。”

黄昏的露台上,Chris Hardie望向江面,一艘驳船正缓缓驶过,与剧院倒影交叠成流动的画卷。

图片

图片

文、编辑:海带

摄影:思宇

部分图片来自SHL官方

©外滩TheBund

图片

图片

Christopher Nolan / 温子仁 / 乌尔善  

役所广司  / 杜可风 / 叶锦添 

蔡国强 / 徐冰 / 空山基 / 盐田千春

陈丹青 / 梁文道 / 金宇澄 / 马伯庸 

刘香成 / 李娜 / 谭元元 / 许知远 / 刘擎   

Thomas Heatherwick / Marshall Strabala

马岩松 / 蒋友柏 / 庄子玉 / 卢志荣

特别企划

外滩 X AIGLE  戚山山  / 徐莉佳 / 谢柯

星巴克创始人 / 新世界设计部总经理

梁建章 / 杨邦胜  

纽约大松果 / 拉斯维加斯大球 / 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

成都蔚蓝卡地亚 / 南京越城天地 / 北京缦合 / 珠海华发 

弘安里 / 士林润园 / 保利世博天悦 

老市府大楼 / 武康大楼 / 沙美大楼 / 上音歌剧院 

新天地 / 洛克外滩源 / 西岸金融城 / 西岸凤巢

K11 MUSEA / 德基美术馆

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公寓 

伦敦 STAGE / 伦敦 Whiteleys 

仁恒海上源 / 金地嘉峯汇

Cartier 摄影展 / SAINT LAURENT 时尚展  

Porsche 风格空间 / MIUMIU 逆袭 

Lululemon 话题单品 /  Supreme 中国首店

新荣记出海东京

日本购物潮 / 香港人北上购物  

高跟鞋被抛弃 / 牛仔裤失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