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加入南海舰队,90秒弹射歼-15T,卫星拍到美航母远离黄岩岛
福建舰加入南海舰队,90秒弹射歼-15T,卫星拍到美航母远离黄岩岛
11月5日那天,海南三亚榆林军港气氛挺热闹,因为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正式归入了南海舰队。现在中国的航母阵容算是齐活了:一边是归属于北海舰队的老牌辽宁号,一边山东和福建这两兄弟都落户在南海。奇怪的是,被认为最可能需要航母支援的东部方向,现在还没分到哪怕一艘。
不少人心里犯嘀咕,对台作战不是天天挂嘴边吗?怎么就不把这种“巨无霸”直接放去前线?其实细琢磨一下,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近岸防御用不到这么大块头,说白了就是台湾距离大陆太近,从陆地机场起飞的那些个战斗机,比如说歼-20、歼-16啥的,够用得很,不需要再专门靠航空母舰上的飞机补充火力。
还有一个问题更现实。如果把福建这样的大家伙扔进东部战区,那可离嘉手纳、关岛这些美国基地太近了。一旦有事,很容易被堵死在家门口,还没出港呢,就让对手盯上。所以说,这种超级移动机场还是得跑远点,在远洋才能发挥最大威力。这么看下来,把重心放在南海,其实是顺理成章。
掰开揉碎讲讲为什么偏偏南海能分到两艘航母。有一点谁都明白,美军虽然整体实力强,但在整个35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大南海里,却没有任何一个军事基地。而中国倒好,自家的40多个实控岛礁散布各处,有些甚至建起了机场跑道,用圈内话来说,就是“不沉的航空母舰”。以前美军仗着自家航母机动性强,再加上菲律宾等国家帮忙,也确实敢在这里嚣张。但现在局势开始变味。
央视曝光过数据,让人眼前一亮:全新的电磁弹射系统让福建号只需短短90秒就能将满油满弹的歼-15T送上天空,一昼夜最高270至300架次起降效率,比山东号快五倍左右。
对比一下同样还漂浮在这片水域里的美军“尼米兹”号,每天顶多也就是243架次,而且排水量10万吨,还有四条蒸汽弹射器撑场面。但新晋选手福建只有8万余吨、三条电磁弹射器,就已经把它甩开了一截。从技术角度看,“蒸汽VS电磁”,优势肉眼可见。这种速度和频率,要是在关键时刻拼起来,就是硬碰硬都不虚。
值得琢磨的一幕发生得特别快。在福建刚宣布加入之后,美方反应明显。“尼米兹”号突然拉高速度,从原本围着黄岩岛打转的位置一路撤退。有人查过卫星图像,到11月7日为止,“尼米兹”已经到了越南非法占据下来的万安滩附近去了。不少圈内朋友私底下调侃:“这动作够敏捷。”
其实早前10月26日,“尼米兹”才刚丢了一架MH-60R直升机和F/A-18F超级大黄蜂,可惜损失归损失,美国人还是照旧给菲律宾撑腰往仁爱礁那带凑热闹,中国方面则派出了055万吨级驱逐舰等几条主力船紧跟监视。如果搁以前,那些美国“大船长们”根本不会拿055型当回事。不过现在不同,以后要是真的杠起来,他们面对的不光是一堆驱逐,更是一整套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航母编队。不吹牛皮,到时候付出的代价绝不是掉几架飞机这么轻巧。
很多粉丝喜欢拿综合性能聊个痛快,有意思的是“尼米兹”这个角色马上要退休,而对面站着崭新的科技产物,无论妥善率还是操作能力都有巨大差距。从实际表现来看,只要继续赖着不走,下回轮到他们正面对决的时候,是同一级别之间较量,不是谁能随便欺负谁的问题啦。这场新旧交替戏码,看的人暗爽又觉得刺激,非常带感。
从另外一个维度看,中国自己的力量布局越来越清晰。在拥有数十座可以改造为临时空中平台的小岛礁基础之上,又增加这样一款高效的新式装备,说到底就是让区域掌控变得更加牢靠。本地机场配合大型移动平台,该覆盖范围基本没有死角。如果真的碰撞升级,主动权显然倾向于这一方,各路专家讨论已久的数据终于有机会现身说法。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场关于“部署在哪里”的争议背后,其实藏着许多真实考量,并非外行想象中的“一股脑投进去最危险地方”。毕竟现代战争玩的是立体联动,大杀器并不是摆设,需要选准位置才能充分利用其潜力,否则再贵重也是浪费资源罢了。有些网友之前吐槽东部方向冷落,如今看来恰恰相反,这是针对实际环境做出的精细调整而已,没有什么神秘套路或隐藏玄机,全凭现实条件定夺,不信你问问资深圈子分析师都是一样观点。
当然,新成员入列也意味着接下来每一次行动都会牵扯更多关注度。以往美方主导节奏,现在风向悄然变化,只要稍微留意近期动态,都能感觉得到现场气氛正在慢慢翻盘。当然,两国博弈永远不会缺乏悬念,多观察、多思考,总会发现一些平常难以察觉的小动作和隐含逻辑。有趣的是,无论是哪支队伍,都必须重新评估自己未来几年该怎么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量,否则真容易被时代抛下马来车厢之外。目前来看,仅仅依靠传统经验恐怕已经不够用了,新装备、新战略层出不穷,没有一点创新意识很难混出来名堂来吧?
就连那些惯于保持距离、不愿卷入冲突的大玩家,也不得不给予足够注意,否则下一步棋错一步影响极大。从最近几个星期的数据反馈情况推断,本土力量与海外干预者之间正在形成一种微妙制衡关系,每个人都试探彼此底线,但谁先怂谁吃亏。因此选择稳扎稳打策略未必保守,相反可能更聪明灵活,各种兵棋推演模型早就在后台刷屏测试方案,好戏才刚刚开始罢了!
过去一年间,包括官方发布的信息,以及民间各种解读,都不断提醒大家关注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性。这次实现90秒快速弹射以及全天候高密度出击能力,无疑提升整体水平,为接下来的较量提供坚实保障。不管是不是专业观众,对于这样的成绩单多少都会生出点敬佩心理——毕竟造船搞研发从来不是轻松买菜般的小事,一个环节卡住全链路受限,所以看到成果上线总会忍不住点赞鼓励几句,希望以后还能持续刷新纪录,让世界刮目相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