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几种疾病有好处,可以常吃
茼蒿,这种家常菜你一定不陌生。它叶子细长,香气扑鼻,炒、煮、涮火锅都特别合适。
很多人觉得它味道有点“冲”,但你可能不知道,茼蒿其实是个“宝藏菜”,对不少慢性病有帮助,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经常吃。
医生们在临床中发现,茼蒿对三种常见的慢性问题特别有益:高血压、便秘和血脂异常。这些毛病,很多中老年人都碰上过。别看茼蒿不起眼,吃对了、吃得巧,真能让身体轻松不少。
茼蒿吃进嘴,对高血压有帮助
高血压是个“沉默杀手”,很多老人自己没感觉,血压却早已经飙上去了。长期高血压不控制,容易伤心脏、伤脑血管,甚至引发中风。
茼蒿含钾丰富,钾这个东西可不是稀罕物,但对降血压有一定的作用。它能帮助身体把多余的钠排出去,而钠正是让血压升高的“罪魁祸首”之一。
多吃茼蒿,有助于平衡体内的钠钾比例,让血压更平稳。尤其是那些口味重、爱吃咸菜、酱油的人,更应该补一补钾。
除了钾,茼蒿里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这些东西能帮助血管保持弹性,对预防动脉硬化也有帮助。医生建议,高血压人群在饮食里加入茼蒿,是个简单又实在的选择。
不过要提醒一句,茼蒿最好不要炒太久,也别加太多盐。清炒、焯水、做汤最合适,既保留营养,又不会“加重负担”。
一根茼蒿,管住肚子老不通
到了中老年,肠道动力变慢,很多人都有“蹲坑难”的困扰。便秘不仅让人难受,还可能引起痔疮、肠道炎症,甚至增加肠癌风险。
茼蒿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些纤维就像是肠道的“扫把”。它能帮肠子把没用的东西顺利排出去,减少粪便在体内堆积的时间。
尤其是那些常年吃精米白面的老人,更应该多吃点这种高纤维的蔬菜。不仅如此,茼蒿还有一点“润肠”的作用。
它本身带点植物油性,吃起来滑滑的,对肠道有点像“润滑剂”。常吃茼蒿,不仅能减少便秘发生的机会,还能让排便更顺畅,不那么费劲。
如果你早上起床后总是“肚子没动静”,可以试试早餐喝点茼蒿豆腐汤,清爽又通肠,比吃药轻松多了。
血脂高的人,茼蒿不能少
高血脂、胆固醇高,在中老年人群中也特别常见。有些人不胖不瘦,但检查出来血脂却超标。这个时候,光吃药还不够,饮食上的调整才是关键的一步。
茼蒿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的蔬菜,特别适合控制体重和血脂的人。它的纤维能帮助我们吸附肠道里的胆固醇,减少身体对脂肪的吸收。
长期吃茼蒿,有助于“清理”血液里的脂肪垃圾,让血液流得更顺畅。另外,茼蒿中还含有一种叫“黄酮”的天然物质,这种成分在植物里不稀奇,但它的好处在于能抗氧化、保护血管壁。
血脂高的人常吃茼蒿,有助于防止血管堵塞,是保护心脑血管的一道“绿屏障”。
特别提醒,吃茼蒿最好别油炸、别搭配肥肉吃,那样会让它的好处大打折扣。推荐的做法是清炒、做汤,或者和香菇、豆腐炖一炖,味道鲜美又健康。
茼蒿虽好,这些人要注意
虽然茼蒿营养高、作用多,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多吃。有胃寒、容易拉肚子的人,吃茼蒿要适量。
茼蒿性微寒,吃太多可能会让肠胃不舒服,特别是本身就怕冷、手脚凉的老人,更要注意烹调方式。
建议这些人吃茼蒿时,配点姜、蒜,炒前焯一下水,这样既保持营养,又减少“寒气”。另外,空腹吃茼蒿容易腹胀,最好饭中吃、饭后吃,更容易消化吸收。
还有一点,茼蒿属于短期蔬菜,放久了容易变味变质。买回家后最好两三天内吃完,不要长期贮藏,避免营养流失。
茼蒿怎么吃,效果更好?
茼蒿的吃法其实挺多的,但要吃出健康来,方法还是要讲究。最推荐的吃法,是清炒、做汤或者凉拌。比如:
清炒茼蒿,加点蒜末、少许盐,炒熟即可,别放太多油;茼蒿豆腐汤,茼蒿焯水后与嫩豆腐炖煮,加点香油,清爽又润肠;茼蒿香菇炖粉丝,搭配少许瘦肉,既有口感又营养丰富。
不建议用茼蒿做咸菜或腌制品,那样会破坏它原有的营养,还容易摄入过多盐分。也别用高温长时间炖煮,营养容易被破坏。
茼蒿虽常见,却值得常吃
说到底,茼蒿是种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菜”。它不像保健品那样贵得让人发愁,也不需要特别的烹饪技巧,只要在日常饭桌上加上一盘,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帮你调理身体。
老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这话一点不假。茼蒿虽然不是药,但它有它的“药性”。对于高血压、便秘、血脂高这些常见的慢性问题来说,茼蒿就是一味天然的“绿色助手”。
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这些普通食材的价值。其实,餐桌上的一草一叶,只要吃得对,胜过千金难买的保健品。愿你我都能在一日三餐中,吃出健康,吃出长寿。
参考文献:[1]张海霞,刘彦军.膳食钾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34):4241-4245.[2]王慧,李红.茼蒿的营养价值与药理作用综述[J].现代食品科技,2024,40(03):310-315.[3]陈伟,刘芳.高纤维饮食对老年人便秘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5,45(10):1020-1023.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