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未料到欧盟尚未对中国增税,冯德莱恩提前面临辞职压力

新闻动态 2025-09-18 20:50:33 174

特朗普估摸着做梦都没想到,他刚刚在大西洋那头喊话,想着拉着欧盟一块儿给中国开个100%的关税“套餐”,结果还没等欧盟回应呢,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位置,就被自己家后院点起的那把火给烧得摇摇欲坠。

这事儿说白了挺黑色幽默的,也让我们明白,如今国际局势这盘大棋,早就不是靠大嗓门就能占上风的年代了。

特朗普的“阳谋”:拉着兄弟打群架

咱们把时间倒回几天前,特朗普这边儿也有点紧张了。眼瞅着俄乌那边的僵局还在耗费西方的资金和精力,而中印这些国家和俄罗斯的能源交易却玩得挺溜。老特心里琢磨着,得想个办法,不仅能打击俄罗斯,还能顺便给中国这个最大竞争对手添点堵。

于是,搞出了个一箭双雕的阴谋。大概在9月10号左右,美方利用各种渠道给欧盟传话,甚至在一些重要会议上直截了当地说:“伙计们,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准备对从中俄购买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加征高达100%的惩罚性‘二级关税’,你们同不同意?只要点个头,我们立刻行动!”

这话的意思就是:我快忍不住了,欧洲这27个国家,得和我一起出手,组成个“关税联盟”,把中印的财富源头断了,看俄罗斯还能靠啥来打仗。

特朗普这个算盘打得那叫一个响亮,他晓得光靠美国自己,未必能让中印吃一点亏,毕竟世界市场那么大,东边不亮西边照。要是还能把欧盟这个大伙儿中最大的贸易帮派也拉进去,威力就完全不同了。这不单是点经济较量,更像是政治上的站队,想在全球范围内给中俄的朋友圈来个“定点清除”。他已经写好了剧本,把扳机交到冯德莱恩手上,静待她一扣扳机的那一刻。

特朗普把“战书”甩过去,布鲁塞尔那帮人却全都沉默不语,甚至可以说是吓得一身冷汗。这原因吧,很简单,这根本不是所谓的“共同行动”,明摆着是在拉欧盟一块跳进火坑罢了。

咱们一般老百姓都看得很明白:中国是欧盟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特别对于德国这样的制造大国来说,中国市场就像它的“命根子”。德国的大众、宝马、奔驰的汽车,西门子的工业设备,巴斯夫的化工产品,没有一样离不开中国市场。要是跟中国开起百分之百的关税战,那不是自断财源嘛?德国总理第一时间就得站出来反对。

就算不提其他的,法国的奢侈品牌、荷兰的港口、意大利的设计,欧洲经济的血管里,很多血液都是跟中国的贸易流动。根据欧盟统计局2025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中欧的贸易总额还是稳稳地保持在将近4000亿欧元的高位。在这种深度绑定的情况下谈“脱钩”,简直就像白日做梦。

而且,特朗普这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伎俩,欧洲人早就吃过苦头了。之前的贸易纷争,美国的关税大棒扔下来,欧洲的钢铁、红酒、奶酪啥的都撞过枪口。好不容易才争取到一个脆弱的平衡,这会儿又为了美国的战略目标,把自己经济的底牌全都押上去?欧洲的政客们可没傻到那份上。

一名欧盟的外交官在私下跟路透社记者聊时就挺直接的:“加关税可得经过几个月的法律审查和论证,咱们不能像美国那样说干就干。再说了,现在我们还在和印度谈一份重要的贸易协议,要是这时候突然动手捅他们一刀,根本就不理智。”

所以,特朗普的建议在布鲁塞尔的人眼里,就像是一杯毒酒。冯德莱恩,作为欧盟的“领头羊”,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喝下去,欧盟内部肯定会因为利益不合而分崩离析,她的主席职位也就悬了。

不过,冯德莱恩还没来得及琢磨怎么巧妙拒绝特朗普那杯毒酒,她自己脚下的火山 already 爆发了。

就在特朗普施压消息传遍欧洲的第二天,9月11日,欧洲议会里的极左派和极右派居然破天荒地联手,一起对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不信任案!

在欧洲议会历史上,这种情况可是很少见的。距离她在7月份成功度过上一次不信任投票,才过去两个月而已。

表面上,这次出问题的理由五花八门。极右翼法国国民联盟的领头人巴尔代拉表示,是因为她和美国以及南美国家签的贸易协议“丧权失国”。而极左的比利时议员博滕加则批评她在加沙问题上的态度,以及在一些重大事情上缺乏所谓的“民主”。

其实大家都能看得出来,这些说辞都算是找借口。真正引发问题的核心,不过是特朗普递过来的这杯“关税毒酒”。

这些年来,冯德莱恩在欧洲政坛招惹了不少对头。好多评论都说她做事强势,决策时不怎么征求各成员国的意见,特别是在对美关系上,显得太软了,被笑称是“华盛顿在布鲁塞尔的代言人”。刚出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欧洲人觉得她推动的欧美贸易协议让欧洲感觉很丢脸,甚至有人希望她能因此辞职。

在这氛围里,特朗普那100%的关税建议,简直就像是给她点了一把“催命符”。这也完美验证了那些反对者的说法:看吧,冯德莱恩又想把欧洲绑在美国的战车上了!她根本不能代表欧洲的利益!

这下,欧洲议会里各种反对派算是找到最好的攻击点了。你特朗普不是一直催着我们选边站?我们就不跟你站,也不跟中国扯上关系,先把咱们那些“亲美派”给整下马。

就这么一来,场面变得挺讽刺:特朗普想靠冯德莱恩来对付中国,结果反倒帮了欧洲反对派一把,把冯德莱恩给搞倒了。

虽说这两次不信任动议要靠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票才能过,可能性不高,但它的政治影响可是非常大的。明显暴露出欧盟内部的严重分歧,也让冯德莱恩的领导地位面临了空前的考验。

而说到底,这场闹剧的最大输家,实际上就是远远地旁观着的美国。

你看,特朗普这次所谓的“极限施压”完全没达到预期目标,不仅没搞定欧盟形成“反华联盟”,反而让欧美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欧洲人心里明白,在华盛顿的眼中,所谓的“盟友”,其实就像随时可以扔掉的棋子一样。

另外,这也暴露出美国对欧洲内部局势的严重误判。特朗普政府似乎还杵在冷战时代的思维里,以为只要一发指令,欧洲就会无条件听从。其实他根本没意识到,现在的欧洲内部问题不少,民众对美国的不满也在逐步增加,所谓的“跨大西洋联盟”早就变得名不副实了。

更要紧的是,这件事一下子又把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信用和影响力拉低了。不仅连自己最铁的盟友都说不过去,反倒是搞得盟友内部乱成一锅粥的“世界领袖”,这还怎么指望其他国家相信他的诺言,愿意跟着他走?

说到底,这个世界早已不再是单极时代了。任何国家,不管再厉害,都无法靠自己一己之力随意改变别国的核心利益。特朗普想让欧盟为了美国的战略牺牲自己和中国的经贸关系,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忙得焦头烂额,欧洲议会里吵得你死我活,而特朗普那关税的事也变成了个国际笑话。这个局,他一开始就走错了棋。他以为自己能当个高手,结果却被人下了一盘妙手。这个结果,估计他是怎么也没想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