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康熙批评阿卜杜肉苏力,粉丝愤怒,死活不肯启用新人

耀世娱乐介绍 2025-07-29 10:34:43 195

2025年亚冠小组赛山东泰山对阵曼谷联的赛后,崔康熙面对镜头公开批评了替补登场的阿卜杜肉苏力:“他23岁了,在中国算年轻球员,在国际上不是!训练中反复强调不要随意铲球,但他还是犯下致命错误。 ”红牌离场的新疆小伙站在场边,低头听着主帅将败局责任推给自己。 这一幕被镜头捕捉,成了他泰山生涯的最后一帧画面。

10分钟魔咒:一个希望之星的消失轨迹

阿卜杜肉苏力的2025赛季数据冰冷得刺眼:中超12轮仅替补出场3次,场均10分钟,0进球0助攻。 这位曾被冠以“国足希望之星”的中场,在国奥队欧洲拉练时以队内最佳射手身份闪耀,传球视野和创造力被欧洲球探标注为“亚洲稀缺属性”。但回到泰山队,他的定位只是李源一和黄政宇的第三替补。当外援马德鲁加停赛时,崔康熙宁可启用33岁且合同即将到期的彭欣力,也不愿给阿卜杜肉苏力首发机会。

球迷的愤怒在6月14日爆发。 对阵津门虎一役,彭欣力首发后表现平庸:传球成功率72%,跑动距离比平均低1.3公里。 看台上高举的“肉苏力去哪了? ”横幅,成了社交媒体当天的热搜词条。

崔康熙的用人逻辑:信任链条断裂之谜

崔康熙对阿卜杜肉苏力的不信任早有伏笔。 2024年8月亚冠红牌事件后,主帅公开甩锅:“年轻球员需要为错误买单”。 但矛盾真正激化于战术理念的冲突,崔康熙偏爱“防守覆盖率高、跑动强硬”的工兵型中场,而技术流球员在他体系中天然弱势。

这种偏见延伸至其他新秀。 归化球员李小恒在友谊赛代表香港队首发对阵曼联踢满60分钟,回到泰山却连足协杯对中甲球队的替补席都进不去。 同样处境的有买乌郎、依木兰等青训产品,他们要么被外租(如拜合拉木在四川九牛重生),要么被迫改踢陌生位置(卢永涛从中锋改踢后腰)。

泰山队的战略困局:年轻化口号下的悖论

2025赛季初,泰山管理层高调宣布提拔史松宸等6名B队球员进入一线队,平均年龄降至26.4岁。 但现实是残酷的:中超四轮过后,王大雷、彭欣力等老将仍牢牢占据主力,年轻门将零出场,阿卜杜肉苏力等新星枯坐板凳。

成绩压力让年轻化沦为空谈。 半程20分排名第5,落后榜首11分,亚冠小组赛濒临出局。 崔康熙的帅位摇摇欲坠,更不敢冒险启用新人。 当浙江队王钰栋(21岁)打进中超处子球、申花刘诚宇坐稳主力时,泰山球迷只能看着自家青训精英在替补席锈蚀。

离队连锁反应:从个体选择到系统危机

阿卜杜肉苏力并非孤例。 此前段刘愚、贾非凡因缺乏机会转投他队,德尔加多被租借至成都蓉城。 这次租借河南,本质是三方妥协的结果:球员需要出场时间(河南承诺主力轮换位置),泰山需降低成本(年薪约120万),崔康熙需清理“非嫡系”。

但隐患正在发酵。 青训教练内部透露:“梯队孩子看到一线队晋升无门,开始拒绝续约。 ”更现实的打击来自转会市场,当同年龄球员王钰栋身价飙升至80万欧元,阿卜杜肉苏力的估值停留在25万欧元,两年未涨。

中超的残酷真相:年轻化≠实力认可

阿卜杜肉苏力的遭遇折射出联赛深层矛盾。 2025年中超取消U23政策后,俱乐部用年轻人不再有行政压力,但竞技压力反而加剧。 中下游球队敢用新秀(如成都蓉城启用17岁艾比布拉),豪门却更保守。

核心症结在于实力断层。 国青队连续三届亚青赛淘汰赛溃败,导致教练普遍认为“年轻人顶不住关键战”。 朱辰杰、蒋圣龙能踢上主力,是因中卫位置人才断档的被迫选择;而技术型中场则被外援垄断,2025赛季中超场均外援中场出场时间比本土球员高47%。